导航菜单

(江苏省)扬州市“十四五”世界美食之都发展规划

  扬州市“十四五”世界美食之都发展规划

  2019年10月30日,扬州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美食之都”。这一标志性事件既是对扬州美食文化和产业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也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强富美高”新扬州增添了新动力。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视察时指出:“扬州是个好地方,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深刻理解、全面把握“扬州是个好地方”的丰富内涵,要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高度统一起来,将世界美食之都建设置于城市发展战略体系中,奋力把扬州这个“好地方”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

  “十四五”时期是扬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奋力把扬州这个“好地方”建设好发展好的关键五年。本规划以新发展理念为根本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站在全局的高度,细化世界美食之都规划的时序进度。

  本规划既服务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23年对扬州世界美食之都的复审,也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扬州美食文化和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思路举措,推动扬州世界美食之都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美食是扬州的显著标识和闪亮名片。2019年10月,扬州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国内第4个世界美食之都。这既是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协同推进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也是长期以来坚持美食文化传承和产业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十三五”期间,扬州在保护传承传统美食文化的同时,高度重视产业转型升级和对外交流合作,各项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十四五”推进世界美食之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1.美食产业基础更加坚实。全市拥有餐饮及食品加工制造企业1万多家,从业人员24.5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8.75%,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2020年,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全市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60.25亿元,比2015年增长32.3%;拥有饮食类老字号20个,其中中华老字号4个、江苏老字号4个,以富春、冶春为代表的老字号企业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以扬子江集团、瘦西湖旅游投资集团等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为代表,一批能够代表扬州美食形象的餐饮品牌不断涌现。东园食品、五亭食品等在产业化、供应链建设方面初见成效。

  2.美食文化禀赋更加彰显。扬州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淮扬菜”的发源地,拥有富春茶点制作技艺等52项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和春等一批具有百年历史的餐饮类中华老字号以及61名中国烹饪大师。初步建成由菜品标准、宴席标准、品鉴和服务标准协调推进的淮扬菜综合标准体系,制定并发布地方标准25个,为促进淮扬菜产业规范化、国际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全市现有开设烹饪专业的高职校7所,是国内唯一拥有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博士全链条烹饪人才教育体系的城市,每年输出各类人才9000多人。

  3.美食交流合作更加活跃。“十三五”期间,扬州先后举办中餐国际化发展大会、世界中餐名厨扬州行、中国早茶文化节、“烟花三月”美食节、运河美食嘉年华、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招待会等活动,促进了美食对外交流与合作。与法国奥尔良市联合发布《国际游客淮扬美食品鉴与服务指南》,成为全国首个国际城市间合作制定的地方标准。特别是创成世界美食之都后,举办了扬州世界美食之都揭牌仪式,发起了《中国世界美食之都合作2020扬州倡议》,推动了中国早茶文化节永久落户扬州,参加了中国全委会推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共抗疫情在线交流会、教科文组织支持非洲优先高级别对话会等活动,深化了扬州与国际机构和世界美食之都城市的交流合作。

  4.组织推进体系更加完善。把扬州世界美食之都建设列入市委全委会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打造“三都”、建设文化旅游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领导、政策支撑、要素保障和督查考核等方面进行部署和支持。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扬州市世界美食之都建设的若干意见》(扬府发〔2020〕67号),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地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成立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世界美食之都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建扬州市世界美食之都建设促进中心,并对世界美食之都建设工作予以经费保障。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是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视察扬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奋力把扬州“好地方”建设好发展好的关键五年。建设世界美食之都,必须准确研判“十四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从国际看,今后五年城市竞争将愈加激烈,城市发展已经从增量开发转向城市更新为代表的存量开发上来,文化创意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动力。扬州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一员,如何从其他创意城市中汲取发展智慧,形成城市开放、多元、包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需要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行动路线,通过淮扬美食的国际推广与交流,不断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和发展质态。

  从国内看,国内现有创意城市及美食之都在文化创意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效。但从横向比较来看,以扬州为元素的市场主体还不多见,尤其是全国范围有影响的餐饮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还不尽理想。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如何找准扬州的发展方位,明确发展定位,进一步彰显以美食文化为代表的特色优势,进一步夯实餐饮产业的发展基础,不断培育壮大餐饮市场主体,需要今后五年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提升发展成效。

  从全市看,当前扬州世界美食之都建设还面临产业规模偏小、创新能力偏弱、美食品牌不响、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世界美食之都建设是推动扬州文化建设、旅游发展、促进消费的重要依托。更好发挥世界美食之都品牌效应,让“好地方”好上加好、越来越好,必须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明确世界美食之都建设方案、细化落实建设目标。这些既是落实“申美”承诺的工作举措,也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刻理解“扬州是个好地方”丰富内涵,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抢抓“双循环”发展机遇,持续放大世界美食之都品牌效应,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工程,优化美食产业发展布局,促进美食消费升级提质,推动美食跨领域融合发展,推进美食文化交流合作,奋力把扬州这个“好地方”建设好发展好,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扬州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意发展。将创意城市发展理念与目标融入到世界美食之都建设的全局中,提升世界美食之都内涵解读的力度和广度,引导从业人员守正创新、坚守工匠精神,并将创新发展理念贯穿始终。

  坚持融合发展。秉持“美食+”发展理念,推动美食与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大力推进美食创意与农业、工业、教育、科技、体育、医养健康等跨界融合,拓展优化美食创意产业,增强扬州文化旅游发展新动能。

  坚持统筹协调。强化资源统筹,突出要素集约、产业集聚,优化空间布局,串珠成链、连片成面。强化城乡一体、要素统一、体系协同的发展思路,在突出城区餐饮优化布局的基础上,各县(市、区)、功能区深挖各自特点,加快集聚区建设,形成发展特色。

  坚持消费导向。突出消费导向和民生导向,始终将提升市民饮食生活品质和游客美食消费体验作为发展任务,以民众消费口碑作为衡量餐饮业发展水平以及示范店评审标准之一。

  坚持改革创新。深化美食产业体制机制改革,与其他世界美食之都城市加强联动和合作,引导市场主体加快理念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以国际化视野提升全市美食创意产业发展水平。

  坚持绿色发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宣传教育,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实施。加强餐饮企业安全生产、清洁生产,稳步推进餐饮企业电气化厨房改造,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76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