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系统。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服务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主线,推进党政机关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改革,延伸拓展省市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综合应用,推进党政机关核心业务数字化,构建“重大任务”贯彻落实综合集成机制,形成党政机关高效协同的整体智治新格局。
区级数字政府系统。聚焦“管”与“服”,立足政府运行与政务服务的“场景化”“一件事”协同应用需求,以我区重大任务和年度重点工作为切入点,以“浙政钉”“浙里办”“城市大脑”为基础平台,推进政府治理数字化变革,重点推进政府效能应用、疫情防控应用、科技创新应用等12大应用建设,打造“一网通办”“一网通管”的“掌上办事之区”“掌上办公之区”“掌上治理之区”。
区级数字经济系统。以数字科技创新和数据开放应用为双轮驱动,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域数字化“三化”为主线,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重点推进未来工厂、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整合、数字贸易等建设,推动数字经济综合应用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区级数字社会系统。持续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托城市大脑实践成果,进一步推进跨部门数据共享、流程再造、业务协同,实现数字社会各领域应用场景综合集成、多码合一,推进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事业公共服务“智慧化”、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人本化”,实现城市服务供给优质均衡,率先形成数字社会高品质共享格局。
区级数字法治系统。持续推进以数字化改革撬动法治建设领域各方面改革,加快推进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在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体系、政法一体化办案体系、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中率先突破,构建以“1338N”为主要内容的体系化、特色化的数字法治系统,打造形成基层“一网智治”的全省样板。
2.构建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推进数字经济系统建设,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联动,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主线,以“产业大脑”为支撑,打造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融合应用,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数字经济运行系统临平专区,推动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和经济社会的高效协同,有效支撑多样化的经济数字化治理、产业数字化服务、数字产业化发展场景应用,提升政企协同能力。积极参与产业大脑、未来产业先导区、“未来工厂”等省级试点建设。
3.推进数字化场景应用创新。聚焦“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法治”5大领域,瞄准“小切口、大场景”,围绕全区数字化改革重点目标任务,结合省市大场景建设,梳理临平区数字化改革重点场景建设清单,引导数字经济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区内外场景应用“揭榜挂帅”,承担数字化改革中各级各类场景应用建设和运营,发挥企业创造力和活力,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和最佳实践,拓展数字经济创业创新空间。
4.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按照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要求,围绕新智造、新治理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实践,重点推进智能制造项目准入、工程师协同创新等新机制探索建设,强化制度创新先导作用,形成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做法和改革成果。坚持审慎包容理念,探索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为创新企业发展营造包容创新、宽容失败的发展环境,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四)推进数据价值化,激活数据资源价值
1.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推动区级政务数据交换中心建设,迭代升级公共数据平台,完善共建共享数据资源体系,推动数据采集标准化,实现数据实时采集、跨网传输、流式加工。结合数字化改革,加快全区公共数据目录梳理完善,建好“数字高速公路”“数字资源超市”“数字百科全书”,夯实“数字底座”,提高部门间政务数据共享时效。依托省、市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平台,遵照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有序推动区内公共数据开放应用。鼓励企业、机构有序推动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应用。
2.推进数据资源流通应用。依托城市大脑、产业大脑等建设,推动社会、行业数据资源汇聚应用,支持面向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工业大数据等领域,不断拓展数据开发利用场景。探索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鼓励区内企业积极参与省市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深化对公共数据的挖掘利用,引导前沿场景应用试验验证。鼓励第三方机构打造行业数据资源池,降低企业数据开发利用成本。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浙江分中心建设,开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资源的汇聚、分析和交换,探索开展基于大数据的企业动态监测、行业大数据挖掘分析和应用。发展数据清洗、建模、可视化、信用评价等数据服务,培育数据创新应用服务生态。
3.强化数据安全保障。落实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公共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加强对企业数据安全管理培育与服务,推进企业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开展数据管理能力评估贯标,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数据的分类分级保护制度。落实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规范,强化对企业利用公民隐私从事商业活动的监督和约束,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等行为的管理和惩戒力度,防范数据资源不当使用。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检查、等级评测和风险评估,组织政务数据安全培训、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演练,提升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五)超前谋划布局,构筑数字经济发展新空间
深度融入数字大湾区、G60科创走廊等省市战略布局,围绕数字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着力构建“三片特色发展、三廊协同联动”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
1.“三片”特色发展
“数创时尚片”。发挥临平新城区位交通、行政服务、产业基础、城市配套等综合优势,以创新型、都市型、总部型经济为导向,加快长三角企业创新研发总部基地建设,提升发展艺尚小镇、工业互联网小镇,超前谋划建设中国(杭州)算力小镇,面向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加快布局金融科技大厦、文创大厦等一批高能级产业创新载体,构建“1+3+N”产业创新平台,提升数字产业生态聚合能力,大力引培数字经济创新企业和高端人才,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为主题的工业互联网、跨境电商、数字创意、集成电路、5G、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产业。推动数字技术与时尚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数字时尚之都”,打造世界级时尚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全面融入杭州主城一体发展,加快乔司全域整治与空间改造提升,等高对接钱江新城二期、下沙大学城、钱塘科学城等,承接导入主城区创新资源,打造一批数字科创研发平台、双创孵化平台、远程运维中心、区域总部等,加快提升平台竞争力和影响力,打造区域数智赋能高地。
“未来智造片”。依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智造产业集群发展基础,以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家纺等重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主线,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模式创新,推进新智造区域试点创建;以发展集成电路、传感器、智能终端等电子信息制造为协同,引育发展智能家居、数字诊疗设备、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化新产品,打造以高端产业集群为核心、以智能制造为主题、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未来经济发展综合型平台。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研究院、浙江理工大学时尚学院、浙江省家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高能级创新载体建设,争取布局数字制造相关的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载体,集聚高端要素,着力打造集实体制造、科创研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未来智造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