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突破发展低时延快速渲染、虚拟仿真引擎等关键技术,建设完善家装、电商、医疗、教育、文娱等领域特色虚拟现实平台,集成发展一批3D扫描设备、工业相机、VR/AR眼镜等智能硬件。
区块链。加快突破共识机制、跨链、智能合约、多方安全计算等关键技术,加强与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融合集成,加强在电子政务、金融征信和反欺诈、产品追溯、产业链合作、公益服务等领域应用。
3.面向场景应用丰富化,特色发展三大智能融合产业。
智能装备。充分发挥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等平台作用,重点攻关智能传感、单机智能分析与控制、伺服驱动、系统集成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包装机器人集成生产线等智能机器人,搭建云边融合远程服务平台,积极开展服务型制造。结合数字化治理及未来城市、未来社区等发展趋势,发展智能高速电梯、自动停车等城市物流设备,精准控制灶具、智能零售冰柜、高端净水器和移动空调等智能家居。推进建筑数字化产业园建设,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应急、舆情治理、灾害预防、智慧工地、数字园区等场景应用软件及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
专栏 8 智能装备产业发展重点
智能制造装备。发展精密数控车床及车削中心、高精度立式/卧式加工中心、高精度立式复合磨床、精密数控车铣复合加床、超精密细微加工数控机床等整机装备;提升新型纺织装备、特色轻工装备等专用装备智能化水平。
智能机器人。重点发展装配、搬运、码垛、检测等工业机器人及机器人系统;应用于医疗、生活服务、养老助残、社会公共服务、教育娱乐等领域的服务机器人;发展高性能控制器、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末端执行器、传感器、人机物交互系统(HCPS系统)等机器人关键核心部件。
智能物流装备。重点发展AGV自主导航、高速智能分拣机、无人派送车辆、冷链物流装备等仓储物流装备,自动搬运车、叉车等装卸设备,智能立体仓库、自动分拣系统、物流机器人、包裹自助交接终端和管理系统等智能系统集成装备。
增材制造装备。重点突破钛合金、高强合金钢、非金属工程材料与复合材料等高性能大型关键构件高效增材制造工艺、成套装备、专用材料及工程化关键技术,发展激光、电子束、离子束及其它能源驱动的主流工艺装备;攻克材料制备、打印头、智能软件等核心技术和产品。
智能家居。依托厨电、地板地砖等优势产业,突破智能家居领域关键技术产品,推进智能家居云平台建设应用,优化智能家居服务模式和服务质量,建成国内领先的产品、平台及应用“三位一体”智能家居生态体系。
智能建筑。积极发展智能传感器、装配式建筑等智能楼宇装备,推动传统企业向智能城市服务提供商转型,加快向智慧楼宇、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
智能交通。大力发展智能电梯、智能停车、智能载具等智能交通装备,积极发展新能源充电桩、车联网基础设施、智能公交亭等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
智能环保。发展具有检测、预警等功能的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工业重污染行业废水处理设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设备等产品和服务。
智能诊疗。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与数字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等,发展高端数字医学影像和诊断设备、先进治疗性设备等智能医疗设备,积极攻关医护机器人、手术实时成像、手术机器人、微创诊疗器械、医用级可穿戴式设备等智慧医疗技术和产品。依托中国(杭州)算力小镇等建设,积极探索“AI+生命健康”发展新模式,支持发展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的数字化药物研发平台;鼓励发展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影像辅助诊断、在线问诊、远程会诊、健康管理等数字医疗服务。
专栏 9 智能诊疗设备发展重点
智能医疗装备。积极发展新型磁共振成像装备(MR)、高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设备(CT)等高品质医学成像设备、影像导航辅助治疗系统、激光治疗设备等先进医疗装备。
智慧医疗产品。重点发展手术机器人、血液透析设备、微创医疗器械等,发展可长时间连续监测的心电检测仪、动态血压、血糖血氧监测仪,以及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移动健康终端交互设备与智能可穿戴医疗产品。
智能制药装备。发展大型化、成套化、精细化的新型制药设备,高精度、在线化的药物检测设备和高端智能包装设备等,鼓励发展医药生产工控系统、智能感知元器件、全流程执行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设备。
数字时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追踪消费需求和时尚流行趋势,围绕面料、花色、品种、款式、功能等,加强时尚家纺、时尚服装新产品开发。鼓励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物联网芯片等技术在家纺服装领域集成应用,发展智能型、功能型家纺服装产品。鼓励数字化设计工具开发应用,推动设计制造数字化协同,发展小批量、即看即买、个性化定制、设计制造一体化、柔性供应链等新模式。依托浙江省家纺创新综合体等平台,强化3D数字仿真、XR、5G+4K、NFT等技术应用,开展数字模特、数字定制时装、云秀场、虚拟时装周、跨界游戏等营销展示模式创新。
4. 顺应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培育一批未来产业。
紧盯全球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加大前沿未来领域招商力度,超前布局类脑芯片、柔性电子、量子信息、下一代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争取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打造未来产业基地,把握未来产业发展主动权,培育临平未来经济竞争新优势。
(三)推进治理数字化,释放数字化改革活力
1.提升政府数字化服务效能。按照省市数字化改革部署,围绕一体化、全方位、制度重塑、数字赋能和现代化,聚焦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开展核心业务、改革需求梳理和需求分析,推动跨部门跨业务综合集成创新和场景化多业务协同,打造一批具有临平特色的多跨应用场景和改革成果,构建整体高效的政府运行体系、优质便捷的普惠服务体系、公平公正的执法监管体系,全域智慧的协同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效能。重点推进地方设置涉企事项零许可、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提速提质等改革,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打造更高水平的“掌上办事之区”“掌上办公之区”“掌上治理之区”。
专栏 10 临平数字化改革重点
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按照“以用促建、共建共享”的原则,依托现有信息化优势能力,推进“四横四纵”八大体系和“浙里办”“浙政钉”两大终端建设完善,提升平台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水平,实现数据资源高效率配置,全面支撑全领域、全主体、全周期数字化改革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