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抢占数字经济竞争制高点,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先行区,根据《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杭州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杭州市余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数字化改革等工作部署,特制定《杭州市余杭区“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21年到2025年。
一、发展背景
(一)发展基础
余杭以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为引领,以创新创业为驱动,以“三化融合”为路径,布局发展数字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数字经济总体水平全省领先,成为省级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2020年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数达到125,排名全省第三。
1.数字产业化领跑全省,龙头引领、平台优化。
“十三五”期间,全区数字产业实现大总量高增长,规模保持全省首位。2015-2020年,原余杭区数字(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由619.15亿元增长到1708.0亿元,年均增长22.5%,占GDP比重由50.1%提高到56.0%,超额完成“十三五”突破“千亿”的目标。行政区划调整后,新余杭区2020年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659.6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2.7%,规模仍位列全省榜首。
图 1 2015-2020年原余杭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长情况
——细分领域优势明显。余杭是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全区软件产业规模连续5年稳居全省首位,形成信息软件、数字内容、电子商务、云计算与大数据等优势集群;其中,电子商务领域形成了全国领先、覆盖全球的产业生态优势;智慧供应链、移动办公、智慧政务、工业互联网、智慧教育等行业生态加速构建;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兴领域创新型企业加速集聚,初步形成抢先布局的先发优势。
——企业引领不断增强。现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限上)企业263家,包括阿里妈妈、天猫技术、淘宝软件链等百亿企业;涌现出天猫技术、淘宝软件、华正新材料、利尔达科技等全省软件业务收入前30强和电子信息产业百家重点企业;天猫、钉钉等企业平台化、生态化发展趋势明显,线上线下相结合汇聚形成企业生态圈,全区企业金字塔结构趋于优化。
——平台载体建设加快。大孵化器战略引领下,未来科技城、人工智能小镇、中国5G创新园、区块链产业园等数字经济创业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增强了对数字产业的汇聚和承载能力。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智能诊疗设备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智慧医疗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霍普克罗夫特计算机科学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杭州)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创新载体和浙大超重力实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落地余杭,为找准5G、人工智能等新跑道,提高数字科技创新策源力提供坚实支撑。
2.产业数字化融合深化,业态丰富、示范显著。
“十三五”期间,余杭以打造“全国数字化转型标杆地”,全面推进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数字化转型,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态势明显。
——智能制造示范全省。“十三五”期间,余杭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为主要路径,全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培育出华立科技、华正新材等一批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项目;引培工业富联、厚达智能、塔网科技等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和数字化转型优质服务商。2015-2020年,全区两化融合发展指数由86.58提高到113.38,保持全省第二;先后列入“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县域试点示范、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区、全省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区),成为以数字化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图 2 2015-2020年原余杭区两化融合发展指数提升情况
——数字化新服务不断涌现。2020年,余杭区实现网络零售额、跨境电商交易额分别达890亿元、19.04亿美元;亲橙里、盒马鲜生、天猫小店、苏宁小店等新零售典型业态逐渐丰富,6家企业获评省级新零售示范企业;在菜鸟供应链、同花顺、闪易科技等企业推动下,新兴金融、智慧物流等领域布局加快;良渚国家遗址公园主动对接城市大脑,成为城市智慧景区典型代表;疫情期间,涌现出扁鹊健康、深睿医疗等“数字+健康”的典型代表企业。
——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农业养殖数字化加快推进,建成一批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加快建设,实现规上生产主体可追溯管理全覆盖和使用食用农产品电子合格证全覆盖。农村电商蓬勃发展,依托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和中国邮政“村邮乐购”,建设标准化农村电商服务站230个,村覆盖率达100%。
3.城市智慧化建设加快,治理增效,民众普享。
“十三五”期间,余杭大力推进政府、社会全领域数字化转型、不断赋能城市大脑释放活力,在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惠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
——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内外跑双向循环”持续深化,拓展“内跑”事项385个,实现100%网上可办。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加快,多维度市场主体服务平台、企业数据大脑等一批基于数据驱动的政府监管、服务平台加快建设,辅助政府把握经济运行环境形势,高质量精准服务市场主体。疫情期间,余杭率先启用健康码(余杭绿码),成为数字治理的成功典范。
——数字社会融合应用加深。余杭区依托“城市大脑”余杭平台,推动交通小脑、平安余杭等项目建设;与阿里健康合作共建区医疗大数据资源平台,推动余杭智慧医疗建设;开展用电、用能等物联网应用项目试点,全区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领域的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截止2020年底,已建成5G基站1796个,覆盖广度和深度均领先全市;作为省内首批NB-IoT窄带蜂窝物联网试点区域,实现全区NB-IoT网络全覆盖。阿里巴巴浙江云计算仁和数据中心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全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中国首座绿色等级达5A级液冷数据中心,形成了较强的算力支撑能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4.政策精准化不断提升,要素汇集、氛围浓厚。
——政策扶持不断加强。出台《余杭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先行区建设方案》、《关于加快全域创新策源地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全域创新66条)、《余杭区支持数字经济发展财政政策实施细则》等,强化对数字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开启政策“直通车”,以一条咨询热线、一个受理窗口、一套办理流程、一次申报兑现‘四个一’标准,精准化服务数字经济企业;创新智能制造前置准入机制,引导企业自主开展数字化转型。
——人才资源加快聚合。实施“两大工程”和“两大计划”(即人才国际化推进工程、“十百千”引才工程、高层次人才倍增计划以及人口年轻和结构优化计划),强化精准引才。截止2020年底,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4100余名,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6.8万人,成为全省数字人才最为富集的区域,增强了数字经济创业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