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

  2.具体目标

  ——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全国乡村振兴样板地。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全面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基本形成现代都市和生态农业蓬勃发展、优质高效、利益共享的产业融合新格局,集体经济逐步壮大、发展模式多元、利益全民共享的乡村新经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美好愿望基本实现的生活富裕新态势。到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000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1.58:1。

  ——推进高效精致生态化,打造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科学运用现代农业发展的绿色理念、数字技术,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培育都市现代农业体系,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培育乡村新业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成为经济发达地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范例。到2025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45亿元,乡村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5.8亿元,建设数字样板乡(镇)、村40个,省级数字农业工厂6个,数字农业示范园区5个,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8.2万元/人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农业现代化水平居全省前列。

  ——推动千万工程升级化,打造全域美丽乡村标杆区。以“数字+农文旅”为特色,聚焦农业生产社会化、人居环境生态化、公共服务均衡化、乡村治理数智化、农民生活共富化的价值取向,聚力未来“邻里、文化、健康、生态、创业、建筑、交通、数字、服务、治理”十大场景,推进“未来村居、未来村文、未来村业、未来村治、未来村民”建设,实现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更加优越,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村风民风明显改善,村集体经济、村民收入显著增长,打造“乡愁可寄,未来可期”的未来乡村。到2025年,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创建率100%,建成美丽乡村特色村15个、风景带3条。

  ——推动农民生活均衡化,打造“三农”共富先行区。高标准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开启整体智治新局面,进一步缩小全区城乡收入差距,让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群众的获得感更强,努力实现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到2025年,实现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全覆盖;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稳定在10%左右;培育农创客(含新农人)500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村15个、示范带3个、共同富裕联合体1个。

  三、功能布局

  (一)产业发展布局

  “一区”:指高效生态产业示范区,范围为径山镇、鸬鸟镇、黄湖镇、百丈镇、余杭街道北部8村和瓶窑镇苕溪以北区域。用好“山、水、禅、茶”四大元素,打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提升发展粮食保供、高效畜牧等传统产业,重点发展径山茶、特色水果、竹业等高效生态特色产业,以及民宿经济、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着力建设山区村发展集体经济和百姓共富样板地。

  “一带”:指产城融合发展带,贯穿仁和、良渚、瓶窑、余杭、仓前、中泰、闲林等镇街。积极推进与杭州主城区的一体化发展,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进零散基本农田空间整合,促进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积极发展休闲垂钓、蔬果采摘、粮油认养等新型体验型农业和农家乐产业,推动产村景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平等互惠、资源互促的新型城乡关系,有效承接大都市发展的要素流动和溢出效应。

  “两翼”:一翼为数智农园翼,范围为余杭、仓前、中泰、闲林四大街道。重点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新兴产业,提升茶叶、竹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展现都市农业田园山地风光,放大未来科技城的溢出效应,以农业综合服务和“互联网+”为创新方向,着力打造新时代数智农业样板和产村人文融合新典范。一翼为文旅休闲翼,范围为良渚街道、仁和街道和瓶窑镇苕溪以南区域。重点提升发展粮食、蔬菜、渔业等传统产业和休闲旅游业,充分挖掘良渚文化与水乡平原传统农业文化内涵,打造良渚农耕文化金名片,丰富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二)美丽乡村布局

  “一核”:指大径山核心区。按照率先谋划推进西部富美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思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发挥西部地区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人文底蕴等突出优势,依托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和国家级径山农业产业园建设,实施全域景区化连片提升,打造创新创业的后花园和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样板。

  “四片”:一是平原水乡片,依托大运河余杭段、仁和三白潭提升建设,以仁和街道为重点,深入挖掘平原水乡主题特色,打造滨水休闲景观,彰显余杭江南水乡韵味。二是良渚文化片,依托良渚古城遗址和农业资源禀赋,以良渚街道和瓶窑镇为重点,以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中心,突出良渚文化“访古朝圣”主题,推动良渚古城与大径山互动聚合,展现千年农耕文明风采。三是郊野慢谷片,利用山谷田园、竹笛文化及紧邻城区等优势,以中泰街道和闲林南片为重点,打造以“江南慢村”休闲慢居为主题特色的乡村集聚区。四是田园稻香片,包括老余杭苕溪区块北片八个村和径山镇前溪村和麻车头村,以永安禹上稻乡为中心,打造以“稻”元素为主题的美丽乡村典范。

  四、主要任务

  (一)现代农业稳产保供工程

  1.保障“米袋子”“菜篮子”产品供给。一是加强耕地保护和农田建设。围绕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坚持新建和改造提升相结合,加强农田宜机化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打造集中连片、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全面完成粮食功能区整治优化,严格落实粮食功能区用途管制,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做好“大棚房”问题长效监管。二是保障城乡蔬菜供给。加强“菜篮子”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基地抗灾能力,提升基地生产水平。加强蔬菜应急调运和应急生产,重点保障灾害性天气和淡季市场稳定供应。三是促进肉禽蛋奶稳产保供。推进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规模化猪场项目建设,提升生猪增产保供能力。促进家禽、兔、水产品等替代产品供应,保障肉类市场供应总体稳定。大力推进畜禽数字化、智能化养殖,强化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提升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建立本地主要农产品稳定供应、价格稳控和本区优质农产品配送机制。加强冷链体系建设,实现养殖屠宰匹配、产销顺畅衔接。四是促进渔业稳定生产。积极发展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智能温室和新型工厂化水产养殖等设施渔业,推广稻鱼综合种养和稻鱼共生轮作等种养结合模式。推进“三治三推”全覆盖,促进渔业转型升级。

  专栏一 提升传统产业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分布于苕溪流域平原地带,以径山、余杭、瓶窑、良渚、仁和等镇街为重点。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发展粮食加工和以粮食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延伸粮食产业价值链。到2025年,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和高效节水灌溉0.7万亩,确保年粮食种植面积24.5万亩,粮食产量10.5万吨,建成优质稻米生产示范基地5个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88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