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扬州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

  (六)抓项目建设,促进一批重大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在市级,苏北人民医院全科医生培训基地、急诊中心建成投用;市传染病院整体改扩建工程2019年交付使用;投资1000万元的市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检测中心建成投用;投资3.8亿元2.75万平方米的市公共卫生中心2020年投用;一期投资25.54亿元的市妇女儿童医院项目实质性开工建设。在县级,异地新建仪征市中医院、仪征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投用,高邮人民医院东院、宝应人民医院建成,江都人民医院主体封顶,仪征市人民医院实质性开工建设。在基层,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1.33亿元,建成18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于2017年底全部投用。

  (七)抓中医特色,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一是推进全市中医医院改造升级。全市中医医院“十三五”新增建筑面积6.65万平方米,新增建设投入7.6亿元。扬州市中医院建成门急诊医技病房综合楼,高邮市中医医院“一体两院”东西院同时运行,仪征市中医院异地新建投用,广陵中医院异地新建立项审批。宝应县中医医院改扩建病房楼。二是强化市、县中医院的龙头作用。全市各中医医院以等级评审、重点专科学科建设为契机,加强医院建设管理和中医药特色发展。全市建成“三甲”、“三乙”中医医院各1个,“二甲”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4个,“二乙”中医医院1个。建成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科7个,省级中医重点学科1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40个,扬州市中医药重点学科及建设单位8个、培育单位4个,扬州市中医临床诊疗中心项目2个。三是深入开展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活动。连续5年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档升级工程,实现基层医疗机构规划设置、建设标准、装修风格、服务功能、特色内涵、占比总量等“六个提升”。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馆,均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6个县(市、区)全部建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县级)。2019年,扬州市命名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地级市)”。四是人才建设逐步加强。实施“双150工程”。“十三五”期间,共引进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156名,其中博士6名,硕士33名,柔性引进海外博士2人。2019年,扬州市第一批49名中医“师带徒”考核合格。

  (八)抓信息惠民,提升卫生信息化便民惠民惠医水平。实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卫生专网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创成五级,为全省唯一最高等级。建成扬州市挂号网、远程医疗、疾病预警监测、血液保障分析预警、“健康扬州微信公众号及APP”、大数据分析等系统。“预约挂号服务”获2019年度扬州市“十佳市民口碑服务”。医疗机构电子病历建设水平提升,苏北人民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达到国家6级。加快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建成互联网医院7家,用信息化手段让就医诊疗更便捷、分级诊疗更通畅、签约服务更贴心、公共卫生服务更精准、集成应用政务服务更惠民、应急救治更高效。

  二、规划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市卫生健康资源供给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卫生健康需求仍不适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卫生健康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医院公益性作用发挥、公立医院内外环境、分级诊疗仍有提升空间;正向激励机制仍需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不健全。一是公共卫生服务资源不足、结构不合理。医疗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量不足、体系不够健全、机构之间横向分工协作、纵向上下联动的机制还不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才匮乏,全科医生配备和作用发挥有待加强。二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完善。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比较薄弱,功能区没有独立疾控机构;各类应用型人才不足,疫情监测分析、研判预警能力亟待加强;疾控机构实验室技术支撑能力、检测能力相对不足,实验室数量、检测装备数量、专业检测人员数量吃紧。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明显滞后。三是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尚存短板。传染病病房储备不足,各地均没有二级以上传染病医院;综合性医院的感染性疾病门急诊、专科病房建设和管理水平较低,重大疫情医疗救治有待提升。四是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机制还不完善。

  (二)卫生健康人力资源不足。一是人力资源总量不足。2020年我市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89人(省均3.16人);我市每千人口执业护士数2.81人(省均3.47人);二是高层次人才匮乏。我市临床医学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还比较薄弱,领军人才不多、后备人才储备不足,我市仅有1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县域内还没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三是基层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的现象仍然存在。基层待遇低、人员招录限制多、发展空间小、工作强度大,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政策,吸引人才服务基层。四是公共卫生人才不能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疾控人员、卫生监督员、妇幼保健人员等公共卫生人员急需招聘、补充。五是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老年病医院、二级以上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相对滞后,老年医学人才较为缺乏。

  (三)卫生健康事业投入政策有待优化。一是部分公立医院收支难以平衡。2016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政府投入水平与公立医院发展所需资金之间的矛盾呈扩大化趋势,特别是受到疫情影响,公立医院收入降幅较大,收支难以平衡。二是公共卫生单位运转困难。市中心血站为差额补助事业单位,执行的是自收自支财政保障政策。市卫生科技信息中心为自收自支单位。公共卫生单位普遍运转困难。三是民生项目经费有待增加。由于经费保障和项目资金需求之间存在供需不平衡的现象,一些涉及群众健康服务需求的项目,如重大疾病的筛查和干预、慢性病的随访和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妇幼健康、老年人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群众获得感、满意度还不够高。

  (四)卫生信息化进程需要提速便民惠医。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普遍面临信息化建设经费、人才等压力,卫生信息化建设尚不能适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求。“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还未充分实现,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改造优化就医诊疗流程,贯通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解决群众看病就医困难,用智慧化助力疫情防控等方面仍存在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需要运用信息化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服务。

  三、卫生健康事业面临的总体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卫生健康工作不仅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变成了重大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安全问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表明,公共卫生治理能力可以为城市应对各类突发风险提供保障,维护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将成为衡量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未来,扬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在新冠疫情常态防控下进入加速发展期,同时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问题相互交织的风险挑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76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