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亳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2021—2025年)

  亳科〔2021〕73号

  关于印发《亳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2021—2025年)》的通知

  各县区科技局、亳州高新区经贸局、亳芜现代产业园区企业局,市直机关各有关单位:

  现将《亳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亳州市科学技术局

  2021年11月22日

  亳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2021年11月

  目 录

  一、主要成就与面临形势 1

  (一)主要成就 1

  (二)面临形势 5

  (三)主要问题 7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基本原则 7

  (三)发展目标 8

  三、重点任务 10

  (一)优势产业科技支撑 10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引领 16

  (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 20

  (四)科技服务业培育发展 23

  (五)社会事业科技惠民 25

  (六)区域创新体系完善 27

  四、保障措施 32

  (一)加强组织领导 32

  (二)加大科技投入 32

  (三)汇聚创新人才 33

  (四)完善创新政策 34

  (五)优化创新环境 34

  (六)深化开放合作 35

  (七)强化科技普及 35

  亳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根据《安徽省“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5年)》和《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主要成就与面临形势

  (一)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间,我市以建设 “世界中医药之都”为契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创新要素汇聚,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9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20家,较“十二五”末增加了9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5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18家;2019年技术合同交易额19.42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30倍;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1779件、501件。

  创新平台取得突破。加强产学研合作,围绕中药、食品、保健品、大健康等产业建设平台,在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上取得了新突破。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十三五”期间,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的“中药大品种疏风解毒胶囊二次开发的系统研究及应用”项目获省科技奖一等奖。华佗国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华佗牌救心丸工艺研究及质量标准提升”项目获省科技奖二等奖。累计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11项,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2016-2019年)36.1亿元,知识产权战略取得“新成效”,专利四项指标增幅均位居全省前列。

  产业创新成效显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创新潜力得以显现。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保持2位数高速增长。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7.3%,比2015年(33.5%)提高13.8个百分点。“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持续推进。

  创新环境不断优化。深入贯彻国家、省创新发展大会精神,创新优化政策环境,开展政策宣讲、企业调研、要素对接、项目会商等工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实施创新发展提供优越环境。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促进科技创新政策,构成“1+3+2”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政策体系。同时,加强创新优惠政策落实,配合省政府开展“送政策进园进企”活动和“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集中活动,送政策进园区、进企业,推动科技创新政策的落实。

  亳州市科技创新主要指标

  年份

  指标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 15.8 15.3 16.1 14.7 14.6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 32.9 31.7 34.8 32.3 13.9

  高新技术企业(家) 45 54 93 120 178

  全社会R&D经费支出(亿元) 4.92 6.2 8.2 10.5 12.9

  全社会R&D经费支出强度(%) 0.47 0.54 0.53 0.6 0.71

  技术合同交易额(亿元) 3.33 5.66 7.68 19.42 23.13

  科技成果登记 7 7 275 319 415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我省将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将持续建设创新型省份,科技创新为迈向现代化和构建现代治理体系提供强大支撑,科技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

  当前,强化基础研究、多学科融合、多主体协同成为科技创新趋势。“生命、信息、材料、能源”成为新一轮科技创新的主攻点。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并举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需要。科技创新在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日益剧烈。

  从国际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重组重构产生重大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 凸显了加快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紧迫性。从国内看,我国进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发展阶段,正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坚持创新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各地区抢占战略竞争制高点的根本途径。从省内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部地区崛起、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多重战略叠加,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从市内看,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仍然是“十四五”期间的主基调,高质量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是我市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强劲动力。

  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结构不优,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要素汇聚不够。周边竞争日趋加剧、传统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把创新作为加速崛起的根本途径。

  (三)主要问题

  公共服务(研发)平台缺乏。全市规模以上中药企业48家,被授予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仅5家。缺乏能够共享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公共服务(研发)平台,导致现有医药品种多为附加值较低的普通品种或初加工品。创新产品少,后续新产品得不到有力接续,成为制约全市中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部分企业效益不佳,创新投入能力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9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