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祁门县“十四五”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二)建制镇

  以区域生态背景为依托,完善县域网络化交通体系,延续“十三五”规划思想,全力打造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区、一环、两轴、三片”县域城镇空间格局,带动各城镇均衡协调发展。全面加快美丽乡镇和美丽乡村建设,至2025年所有镇政府驻地环境面貌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更加完善。

  县域空间结构规划图

  一区:以县城为核心的中心城区;

  一环:依托 S226 线形成串接县城、大坦、安凌、历口、渚口、溶口、芦溪、平里和塔坊的县域环路;

  两轴:沿东西向 G237+S472 经济发展主轴,南北向 237 国道的交通发展主轴;

  三片:以闪里镇、历口镇、新安镇、渚口乡、箬坑乡形成的西部旅游休闲片区;以祁山镇、小路口镇、金字牌镇、安凌镇、古溪乡、大坦乡、柏溪乡形成的东北部综合产业片区;以塔坊镇、凫峰镇、平里镇、溶口乡、芦溪乡、祁红乡形成的南部生态农业片区。

  将祁门县域镇村体系职能结构划分为五种类型,即:县域中心型、工业加工型、旅游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和农贸服务型。

  县域职能分工规划图

  表3:各建制镇职能结构及产业发展方向引导

  等级 城镇名称 职能

  类型 发展建议目标 主要产业发展方向

  二级

  中心镇 金

  字

  牌 工

  业

  型 将金字牌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交通便捷、镇村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的综合性工业城镇。 依托县城、经济开发区和自身的产业基础,大力发展茶叶加工、建材、机电和纺织等主导产业。

  历

  口 旅

  游

  型 突出发展旅游经济,依托牯牛降自然保护区以及徽派村落,积极对接黄山大旅游圈,打造成全省知名的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强镇。 依托牯牛降自然保护区以及历溪古村落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形成县域旅游经济的核心节点。

  闪

  里 商

  贸

  型 发挥边境优势,大力发展商贸集散以及旅游服务产业,形成祁门县联系皖赣的重要节点。 依托优越的边境优势和浓郁的古戏台文化,大力发展商贸流通和旅游服务产业。

  平

  里 工

  贸

  型 祁门县南部辐射力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的,具有相当规模、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工贸型经济强镇。 大力发展茶叶加工产业,完善公共服务职能,打造成为县域南部的产业基地和公共服务核心。

  安

  凌 商

  贸

  型 祁门县北部重要的经济核心,具备较强经济辐射能力,完善的服务设施配套和繁荣的商贸流通市场。 依托区位优势和九龙池景区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产业,构建县域北部的商贸重镇。

  凫

  峰 农

  贸

  型 以茶叶、毛竹、木材等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县域贸易集散地之一。 大力发展绿茶生产加工,打造“凫绿”品牌。

  三级

  一般镇 小

  路

  口 城

  郊

  型

  城郊特色名镇。 积极承接县城经济辐射,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产业,促进326省道产业轴线的构建。

  塔

  坊 城

  郊

  型 祁门县南郊生态型城镇、城市后花园。 以农林产业生产和加工为主导产业、兼顾发展城郊经济。

  新

  安 商

  贸

  型 皖赣边界重要农副产品集散地和贸易城镇。

  以茶叶、食用菌等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依托8座国宝古戏台和炼丹石、红旗岭自然风光,发展文化和生态旅游。

  第三章 发展目标

  第一节 总体目标

  祁门县作为黄山市重要组成部分,应持续推进城镇高标准建设,采取“补短板、优形象、修生态、提品质、强功能、塑魅力”措施,建成与祁门经济社会相适应的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安全高效的新型城镇市政基础设体系。

  到2025年底,在市政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老旧小区及棚户区改造、城市雨污分流、道路交通、停车设施等方面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提高,为提升祁门县城镇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推进“十四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具体目标

  (一)道路交通

  完善城市道路体系,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加强公共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建设城市停车场。坚持新建、改造提升并举,通过内通“断头路”、外联环城线的办法,缓解主城区内部交通压力,逐步形成干线与支线相衔接,内环与外环相配套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加强主城区、新城区、经开区三区联系。着力解决重要交通枢纽点和交口大量车流通行不畅以及停车场地少、停车难等问题。

  到规划期末,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5平方米;提倡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现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50%;完成城市步行和自行车道路体系建设改造,建成完善的公共自行车系统。

  (二)城市供水

  优化调整现有供水工程的服务功能,合理利用水资源,建立质优、面广、量足、安全的城市供水体系,加快备用水源地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基本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城镇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城镇公共供水全面普及,供水能力协调发展,供水水质稳定达标。

  到规划期末,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100%,水源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的要求,各建制镇善供水管网。

  (三)城市排水

  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排水防涝工程(参照祁门防涝体检报告);加快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大力实施城市中水回用工程。

  到规划期末,基本实现祁门城区污水管网与城市道路配套建设、雨污分流,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以上。加快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大力实施城市中水回用工程。各建制镇镇区建设至少一处污水处理设施,并配套完善雨污水管网。

  (四)燃气设施

  加快发展城区管道燃气,继续推广天然气应用,发展天然气用户。满足新城区建设要求,建设完善的天然气管网系统。加强安全用气教育,提高燃气安全意识,进一步落实燃气安全管理措施,定期排查管网安全隐患,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确保城市燃气供应安全稳定。为了改善环境,减少生产企业使用煤或木材作为燃料,引导使用无污染的清洁能源。

  到规划期末,城区燃气供气数达5000户,燃气管道长度达到200公里。

  (五)环卫设施

  建立健全密闭、环保、高效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行废弃资源再生利用,努力推进城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三化目标。

  到规划期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六)园林绿化

  以项目为抓手,完善项目计划,按照《祁门县城总体规划(2018-2035)》要求进一步提升城镇园林绿化水平;加强市民生态休闲广场建设,按照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大力推进便民型公园绿地建设;推进城市绿道步道建设,构建较为完整的绿道网。

  到规划期末,城区绿地率达到45%,绿化覆盖率达5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5平方米/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1081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