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朝阳区“十四五”时期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2025年目标值
1 人才资源总量(万人) 190
2 引进领军人才数(人) 5000
3 金融业人才数(万人) 17
4 文化产业人才数(万人) 10.9
5 公共文化事业人才(万人) 10.6
6 高新技术产业人才(万人) 40
7 基础教育骨干人才占比(%) 35
8 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万人) 5.5
9 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 38
10 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287.94
三、聚焦人才创新发展战略
(一)人才引领发展战略
坚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谋划推进人才发展,将人才工作与重大战略同步谋划,加强人才发展对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对北京“两区”“三平台”、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以及朝阳“三化”“四区”建设的引领支撑。实施分层分类的人才评价、管理、服务机制,广泛汇聚各领域、各类别人才发展动能。深化产才融合,聚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要,制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推动人才资源开发整体性、超前性布局。强化民生、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区域教育、文化、卫生各项事业增添新动力,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以人才优势效能增强区域高质量发展动力。加强政策引领,打造人才与产业密切衔接、高度融合的政策体系。整体打造“凤凰计划”人才政策体系,聚焦高层次人才评定、引才专项资助、人才培养培育、创新创业支持、服务保障提升等,提供多维度、全方位、全链条的政策支持。以功能区、产业园区、国际人才社区等重点区域为依托,以支柱产业、重大项目和人才发展重大工程为载体,研究实施重点领域人才专项政策,形成人才集群辐射带动效应,打造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朝阳人才地标。
(二)国际人才集聚战略
牢牢把握国际化发展主攻方向,充分发挥国际资源集聚优势,不断提高国际人才密度和质量,加速本土人才国际化水平提升,促进国际人才自由流动。围绕区域高质量发展需要,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放眼全球,多种形式、多点布局招才引智网络,加快引进战略科学家等顶尖人才,集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广泛吸引国际创新创业人才和海内外优秀留学生。加大区域人才国际化培养力度,对接建设国际创新网络、产业网络核心节点的人才开发需求,大力集聚国内外一流教育资源,做强做优“凤凰学院”品牌,丰富国际高端培训项目、国际联合培养及研修培训、国际合作交流等多种培训形式,构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市场的院校教育、专业培训与职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国际人才培养开发体系。强化国际化支撑能级,持续集聚国际组织、国际创新机构、国际智库、跨国公司总部、国际研发总部等“枢纽型”“创新型”“总部型”资源。有效借助使馆区外交资源辐射优势,积极引进举办国际重大赛事、会展活动、高峰论坛、文化交流等活动,吸引世界级顶尖人才和创业团队等高端要素资源落户朝阳,为区域发展提供高端智慧和前沿力量。
(三)人才治理协同战略
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强化全区人才工作统筹合力,推进人才工作纳入重点部门“三定”方案、纳入党建述职重要内容。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进一步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依托商务楼宇服务站等平台,加强人才联系服务力度;引导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作协等人民团体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人才工作,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完善“政府(后台)+专业化社会组织和机构(中台)+市场主体(前台)”的人才工作模式,充分发挥人才工作“粘合剂、润滑剂、催化剂”作用,增强党管人才战略协同治理能力。有效发挥政府宏观指导、统筹协调作用,推进简政放权、做好服务保障。充分整合发挥国际商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人才社群、联盟、智库等各类组织机构优势作用,有序承接人才联络、培养、评价、服务等职能,打造共商共治平台,做好政府和人才之间政策传导、信息反馈、资源对接的纽带桥梁。最大程度发挥市场主体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向用人主体放权松绑,推进“直通车”“推荐制”等人才引进模式创新;遵循市场规律、价值规律、竞争规律,构建突出能力、贡献力、影响力、成长潜力等维度的多元综合人才评价体系。以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加大骨干人力资源企业对区域发展的支撑力度,引领促进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能级提升,加快形成以服务国际化人力资本为主体的培训、咨询、猎头和职能外包专业化服务产业集群,打造国际化、专业化的现代人力资源市场发展体系。
四、推进支撑高质量发展人才行动
(一)“两区”建设助力行动
紧紧围绕高水平建设“两区”“三平台”需要,对照国际一流标准,以推进组织机构变革和创新制度机制为牵引,以吸引集聚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干部人才为突破,以促进整体能力转型升级为重点,为“两区”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推动组织机构变革,积极借鉴国内外创新组织形态、机构设置的经验做法,构建精简高效、权责明晰的管理体制。在CBD片区、金盏片区分类构建、用好用足法定机构、服务运营企业、新型研究机构等组织,创新建设国际化高端智库,为吸引集聚全球优秀干部人才搭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