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
完善交通布局,优化交通运行体系,有序推进东坝南二街西段、茶家东路、西大望路南延等主干路建设,进一步完善路网骨架。围绕保障第四使馆区等重点区域,实施亮马河北路等重点道路建设。聚焦保障房周边、交通枢纽周围、公交欠发达区域等,加快推动东坝中路、六里屯路等道路建设。大力打通“断头路”、消除“瓶颈路”,提高农村路网密度,构建主干道路框架明晰、小微道路结构完善,交通、排水、供气、供热、供电、网络通讯系统全面配套的农村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到2025年,农村地区规划实现路网密度达到2.04km/km²。完善城乡污水处理体系,推进高安屯、定福庄等再生水厂扩建或建设一体化处理装置,持续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实现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9.7%以上。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实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稳定达标。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成高安屯垃圾焚烧厂三期建设,推进建筑垃圾就地资源化。坚持三级“河长制”,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
(三)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构建城乡学校协同发展机制,带动农村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大力发展普惠安全的学前教育,持续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常住人口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规模学校布局,加快推进配套学校、幼儿园建设,缓解地区教育资源紧张问题。加快推进北京中学东坝校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扩大优质特色教育资源覆盖面。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在农村地区,特别是五环外以及东南部地区加快布局,实现朝阳医院常营院区、安贞东方医院等项目竣工。加强村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推进实现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全覆盖。
二、突出共建共治共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完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
强化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全区域统筹和全领域协同的“两全治理”工作格局。发挥乡党群服务中心和社区(村)党群服务站功能,巩固夯实党建阵地。发挥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加强“领头雁”队伍建设,做实社区(村)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落实好“三项清单”“四个双向”机制。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坚持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严格落实村级“三务公开”制度和“四议一审两公开”工作机制,推进村级事务和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全面加强村规民约建设。
(二)深化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调整街乡设立标准,统筹考虑地域面积、人口规模、人文历史、街区功能、居民认同等因素,优化街乡行政区划设置,稳妥推进地区办事处向街道办事处转制。调整和优化社区规模设置,推动社区管理规模科学化和治理精细化。“一村一策”推进撤村建居,完成40个村撤村建居。持续推进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严格落实权责清单,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下沉,构建简约高效的管理体制。以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为抓手,理顺职能部门、乡、社区(村)权责关系,提高各级管理服务能力。更好发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作用,深化“接诉即办”改革,推动主动治理、依法治理、多元治理、数据治理,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落实街巷长巡查、发现、报告职责,发挥小巷管家作用,用好民生大数据,推动实现未诉先办。
(三)着力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持续完善社区治理机制,加强社区“两委一站”建设,实施社区成长伙伴计划,提升社区工作水平。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发挥社区居委会主体作用,拓宽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织密楼门、楼栋、院落(小区)居民自治网络。依托全要素小区建设,加大优质服务资源引入力度,合理布局社区便民项目,深化“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推动物业管理纳入社区治理框架,加快建设智慧物业、法治物业、品牌物业,推动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区分不同社区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治理水平,在农村安置房推进示范社区创建。
(四)提升文化文明水平
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文明乡村、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农村道德模范等各类榜样选树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培育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将垃圾分类列入村规民约,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生活习惯。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具有京韵农味、体现乡情乡愁的乡村文化,建好用好乡情村史陈列室。组织开展好农民丰收节、农民艺术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广泛开展乡村文化体育活动。完善乡村文化设施,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云系统和云平台,让农民共享城乡优质文化资源。
(五)筑牢农村地区安全屏障
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和程序,严格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提高科技支撑水平,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巩固和深化专项斗争成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提升公共安全运行保障水平。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和改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深化联防联控机制和社区防控体系,推动区应急值守指挥系统向社区(村)延伸,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智慧化水平。着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执法程序,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