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十四五”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严格耕地保护和管理。全面落实“田长制”,实行接任、离任交清单制度,把耕地保护作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严守1.3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和0.1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落实 1.55万亩耕地保护空间,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大棚房”长效监管机制,全面加大监督执法力度,防止“大棚房”问题反弹。开展农村撂荒地专项整治,禁止闲置、荒芜永久基本农田。

  (二)提升耕地利用水平

  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落实好中央、市级下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加大自动化、机械化、数字化等方面的投入,提升农田基础设施、高效节水设施、地力培肥、生态景观和维护保养等水平。逐步提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土壤质量,补齐农业用水、用电、道路等基础设施短板,解决农业用水难、用电贵等问题,提升农田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提升基本农田保护和监管补贴标准,缩小林田补贴差距,提升农业生产和农田保护的政策吸引力,引导乡村集体和社会企业参与农业建设。

  抓牢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切实坚守粮食和“菜篮子”基本供应安全底线,实行党政同责,严格落实年度粮食、蔬菜生产任务,到2025年,粮菜生产面积达4000亩。加快补齐蔬菜集约化育苗、机械装备、产销衔接等短板,推动设施蔬菜稳面积、提产能、增效益,提高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因地制宜发展设施蔬菜、特色农作物和高价值农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制定撂荒地和闲置设施应对方案,加强政策引导,督促尽快恢复耕种,实现“满员、全负荷”生产。

  二、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建设数字农业先行区

  (一)推进农业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

  建设农业数据资源“一张图”。充分利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设施农用地备案等数据,建设好农田基本信息数据库,形成集地块面积、空间分布、土地质量、种植类型等于一体的耕地信息数据体系。全方位采集、整理、处理、分析耕地基本信息、农业生产、新型经营主体、社会服务组织等基础数据,形成统一的农业资源数据库,展示全区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变化趋势,实现全区农业资源、农业品牌、产销对接、农耕景观、农游线路等数据一张图管理。

  构建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以数字化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助力农业服务向综合赋能升级,提高都市农业的能级和效率。立足朝阳社交媒体发达、对外交往重要窗口的优势,建设农业数字经济孵化平台,吸引和培育数字农业企业集聚,为数字农业经济提供大数据管理、政策咨询、人才培养等服务。建立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智慧联盟,搭建政府部门、生产经营主体、科研院校、金融保险部门、专业咨询机构、专业化服务公司的协同交流平台,为朝阳都市农业提供全方位的现代化发展方案建议、技术咨询和社会化服务。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能力,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超98%。率先将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纳入追溯管理。以信息化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追溯监管能力,建立农业生产可追溯、可共享的农产品质量信息平台。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建立“检监打”联动协调机制,强化执法和检测队伍建设,提升区、乡两级检测水平,鼓励企业开展自检。完善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立日常防控、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的动植物疫病防控全闭环体系,实施免疫净化、风险评估、监测预警等举措。

  (二)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

  着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广应用人工智能、5G、物联网、北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改造,构建朝阳农业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来广营乡朝来农艺园、孙河乡郎枣园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通过建设工厂化育苗系统、温室环境综合调控系统、设施蔬菜智慧生产管理系统等,提高都市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实现农产品生产温、光、气、土、肥、药可视化和联动控制,以农业智能化生产基地,打造全国都市智慧农业样板。到2025年,全区农业信息化率超80%。

  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快建设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探索“互联网+”的农产品网络流通模式,形成以电商平台为引领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通过云农场、定制农业、电商直播等多种形式,精准对接蔬菜生产主体与消费者,全面打通蔬菜线上线下营销通道。利用网络众筹、视频监控、远程操作等方式,发展家庭认养、私人订制等项目,拓宽农产品流通新渠道。依托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

  (三)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不断深化国家农业农村部与朝阳“部区合作”机制,深入落实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服务国家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助力北京市打造农业“中关村”,聚焦现代种业、高效农业设施、智能装备、数字农业等重点领域,积极推动种子展示基地、贸易交易、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带动全区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到202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7%。

  三、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农业多功能示范区

  (一)丰富乡村农业功能

  创新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推进都市田园建设,新建和改造一批数字农业园区,提升现有农业园区功能与水平,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加强优质高端农产品供给,提升农田生态涵养、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推进农业园区景观化、村庄建设风情化、郊野公园精品化、绿化隔离建设连片化,把乡村建设成有机融合的大景区,成为与高楼大厦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的城市花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18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