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吉林省)公主岭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三)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

  1.水污染。规划重点工程和项目,会产生农村生活污水,主要为农产品加工废水等。若不建设相应污水处理设施,“十四五”期间相关企业将新增大量排污,对区域水体造成较大影响,若全部妥善收集处理后排放量大幅降低,对区域水环境影响较小。

  2.大气污染。农业生产的大气影响较小,主要为农药喷洒时挥发的成分对区域可能造成影响。农作物的维护所施用的农药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入生态系统中,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危害有益动物和人体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构成威胁。

  3.固体废物。农村生活垃圾和农用膜、农药化肥瓶、畜禽粪污、秸秆等农业生产垃圾产生的固废物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不妥善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对策和减缓措施

  1.水污染防治。加工企业产生的污水经预处理达到行业标准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如不能进入污水处理厂,则经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排放,严禁处理不达标排放。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2.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实施后,通过建立集中的喷药系统和引用先进的施肥技术,提高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效率,从而降低使用量。另外,推广秸秆还田和循环处理,多使用有机肥料,使用的化肥应符合生态农业建设需要,从而减少污染。根据规划要求,区域内农作物化肥及农药的用量与原有土地利用相比,将有较大程度的下降,农业生态环境将得到较大改善。

  3.固体废物防治。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分类收集、分类处置。农产品加工、农用膜和包装等固体废物实行资源化综合利用原则,避免大量固废排放。利用干清粪及沼气处理技术,使畜禽粪便实现资源化利用、沼液、沼渣可作为果园、林地等有机肥。生活垃圾依托乡镇垃圾收运系统,运至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厂,农产品加工机修废油,应进行安全填埋和防疫措施,废弃农药瓶妥善收集处置。

  4.政策及具体措施。一是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重点要抓好村屯卫生保洁、生活垃圾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工作,形成完善的生活垃圾收储运体系。二是深化厕所革命。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进一步加大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投入力度。三是加大农村污水治理力度。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和运营机制,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完成重点镇和重点流域常住人口1万人以上乡镇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推动污水管网和服务向周边村庄延伸,鼓励多种处理模式和处理工艺,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四是全面提升村容村貌。科学规划村庄建筑布局,加大村屯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整治力度,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实现由“村村干净”向“家家干净”转变。要把中心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大力实施村屯绿化亮化美化工程,进一步完善村庄公共设施,持续推动村屯环境向生态宜居提档升级。启动新一轮村级文化广场提升工程,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五是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贯彻落实《长春市农村环境治理条例》,依法依规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全面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推行农村环境治理依效付费制度,健全服务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建立垃圾污水付费制度,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

  (五)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在全面了解公主岭市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基础上,充分分析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将更有利于公主岭市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本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将贯彻落实农业绿色发展理念,采用科学的管理和适当的环境治理手段,实施系列绿色农业工程,可控制环境污染,并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及生产过程中将严格按照环境控制性指标要求进行建设,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在落实国家和省相关环境保护政策和提出的有关环境保护对策和减缓措施的情况下,本规划环境影响较小。

  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公主岭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依托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成立“十四五”农业农村经济领导小组,强化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落实五级书记抓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要切实扛起责任。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将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明确责任和进度,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综合协调机制、工作联动机制、绩效评估机制和检查考核机制。同时,加大对相关政策和信息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规划、参与实施和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市场为纽带、项目为载体,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本规划所确定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得以顺利实现。

  (二)强化政策支持

  坚持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衔接好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支撑。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各级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建立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农民增收、农村重大改革、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民生改善等领域。转变投入方式,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担保贴息、以奖代补、民办公助、风险补偿等措施,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强化用地保障,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对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用地,仍按耕地管理,鼓励农业生产、村庄建设等用地复合利用。完善金融保障体系,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益适用范围,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占比逐步达到50%以上。推动金融机构结合耕地保护与复垦、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开发多维度、定制式金融产品,强化对“三农”发展的支持。鼓励各保险机构积极开发特色农产品保险,确保农产品保险愿保尽保、应保尽保。加大人才保障力度,根据农业产业规划和布局,在现代种业、设施农业、智慧农机等领域,引进培育一批高精尖农业科技人才。分类培训农业经理人、青年农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提升农民职业化水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db/860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