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吉林省)公主岭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产业提升行动。重点打造长平产业融合发展线、长深现代农业发展线和公放农旅发展线三条乡村振兴典型示范路线。依托龙山满族乡和二十家子满族镇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及乡土风情,重点打造成有文化传承、有历史记忆、有地域特色休闲观光小镇。依托环长经济带优势,加快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开发形成公主岭特色显著的农业旅游产品体系。

  2.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产业

  围绕公主岭市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加快实施领军型龙头企业提升计划,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基地和农产品仓储流通业建设。扶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成为龙头企业,强化企业家队伍建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一批有识之士投身农业,不断将国内外资金、技术、力量引进公主岭市;制定龙头企业扶持资金、专项基金等相关扶持政策,为龙头企业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到“十四五”末期,培育重点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5户。

  3.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发展好第一产业,坚持质量至上的原则,全面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奠定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着力拉长玉米、种子、鲜食玉米、水稻、蔬菜、杂粮、生猪、肉牛、肉(蛋)禽、特种经济动物等十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增值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能力。着力建设公主岭市鲜食玉米产业园、玉米食品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大健康产业、精品棚膜蔬菜产业园区及精品畜牧产业园区,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农工贸一体化发展,形成产加销大产业链条,积极开展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成员知识化、产品安全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创建活动。推动原料基地建设、农产品初加工、企业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电子商务销售平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形成前伸后延、上下游衔接的全产业链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将公主岭市国家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打造成为全国具有较强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十四五”期间,全市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黑土地保护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快速提升种业研发水平,持续推进农畜品种更新换代,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力打造公主岭农产品品牌,构建更加稳固的生产关系,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1.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推进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划定适宜区,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在刘房子街道、怀德镇、朝阳坡镇、八屋镇、陶家屯镇、黑林子镇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建设1-2个10万亩规模的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区,形成旱涝稳产、绿色生态、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现代粮食生产核心基地,根据长春市规划要求,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到2025年,高标准农田达到179.1万亩以上,建设高水平、高质量、高产出的新高标准农田60万亩以上;推广有机肥和应用节肥新技术,合理利用有机肥资源培肥地力,推广秸秆粪污堆沤直接还田技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缓释肥料、水溶肥、生物有机肥等新型肥料,推进病虫害防治和绿色防控。力争到“十四五”末期,把全市80%的耕地建设成高标准农田。

  2.加快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十四五”期间,实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市推进行动,重点以水稻育插秧、玉米收获为突破口,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技术融合,推广一批农机新技术,扩大机械深松、保护性耕作、机械精密播种、机械施肥等新技术的推广面积,推广水田机械插秧,机械药剂除草等技术。大力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开展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创建,探索全市保护性耕作主导技术模式。实施旱作农机整地“三三”制工程,按照三年一个周期,每年对全市旱作耕地三分之一旋耕、深松,三分之一灭茬起垄,三分之一保护性耕作、深翻循环整地作业。立足提高农机装备使用年限,建立农机等农业装备保养服务体系,形成农机销售、农机配件、农用柴油、保养维修、培训信息反馈四位一体的农机4S店服务新模式。加大新型农机主体培育工作,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经营组织,实施“敞开普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扶持发展一批农机大户和农机联合体,到2025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20万千瓦,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6%,建成省级农机新型主体50个,玉米籽粒机收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

  3.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十四五”期间,立足主导产业优势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设施农业园区、农业创业园区及休闲观光园区等,实现依托产业园区探索模式、创新机制、做实产业,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体制、新方式。重点在农高区内建设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区,包括现代农业交易博览园、国家玉米新品种展示园区、玉米精深加工产业园、智能农机装备制造园、智能仓储物流园,在范家屯镇建设万亩玉米机械粒收基地、在朝阳坡镇、大榆树镇建设苗带旋耕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在南崴子街道打造水稻产业示范园。到2025年,力争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

  4.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十四五”期间,将构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科技创新与转化体系作为重要方向,依托公主岭打造国家级农高区,引进和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层次创新平台,加快提升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推动分子生物技术、机器人技术、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区块链技术、智慧农业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全面梳理现行农业技术,按照农业生产需求,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应用,提高农业技术效果;围绕水稻、玉米、蔬菜、畜牧等主导产业发展,建设5-10个现代农业科技综合集成展示与示范基地,推进优质新品种、绿色生物防控技术、旱作节水技术与秸秆覆盖技术集成应用与推广示范,实现全市各乡镇(街)全覆盖。完善提升全市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开展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健全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和绩效考评制度,推行“包村联户”、“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等技术服务模式。到“十四五”末期,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db/860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