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辽宁省)鞍山工业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年-2025年)

  坚持创新发展。既要坚持创新驱动,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鼓励引导企业推进技术和管理创新,促进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切实增强工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又要高度重视投资对工业发展的拉动作用,积极建设大项目,着力增强工业转型升级的后劲。

  坚持开放发展。着眼于“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进一步提高对外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开放合作水平,加强与深度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加强与南京对口合作,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突出优势,引入产业链中高端环节,实现国内产业、技术、产品、人才、服务向鞍山集聚。

  坚持协调发展。坚持统筹规划、区域协调、合理布局,形成差异布局、协同共进、分工合作的良性局面,杜绝产业园区的盲目建设和恶性竞争。坚持产、学、研、用协调发展,结合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和需求进行整体定位,加强产业链条之间以及区域间各类创新资源要素的共享和能力配套。

  坚持融合发展。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信息化进程,推动信息化应用全面渗透,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强化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实现军民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面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政策为引导、行政手段为推动、市场资源配置为驱动的节能降耗推动机制,落实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全面提升我市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加快实施绿色化改造,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工业的总体目标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实现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加快推动从“鞍山制造”向“鞍山智造”转变,形成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总量保持全省第三位,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过五年发展,打造钢铁深加工、菱镁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先进消费品产业、电子信息技术等6个千百亿级经济体。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十四五”期间,要积极扩大工业规模,着力提升工业的质量和效益。力争“十四五”期末,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

  ——工业投资取得新进展。“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发挥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年均增长10%以上,全市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00项,计划总投资5000亿元。

  ——新兴产业取得新突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争到“十四五”期末,规上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15%。

  ——产业链日趋完善。结合鞍山工业产业发展实际,以各产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大招商力度,通过“强链”“延链”“补链”“建链”完善钢铁深加工、菱镁新材料、精细化工等12条特色产业链。

  ——企业梯队跨上新台阶。要着力推进龙头企业建设,加快形成组织结构合理的工业企业梯队。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新增500户,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新增30户、超10亿的新增5户。

  ——创新能力取得新增强。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重点骨干企业达到3%以上;省级技术中心达到90户,市级技术中心达到220户。力争使一批重点企业在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

  (四)发展重点与实施路径

  依托全市主要工业园区,采用集中式布局、集群化发展、集约化生产模式,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稳固传统产业支撑作用、加速新兴产业发展。

  1.钢铁深加工产业

  (1)发展重点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在钢铁行业做好“三大篇文章”,深入推进“双鞍”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的钢铁产业体系,促进钢铁行业质量效益全面提升,推动形成区域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圈。到2025年,力争实现钢铁及深加工产业产值1500亿元。补齐原料保障短板,打造国家材料产业安全战略保障基地;锻造产品供给长板,建设面向需求全覆盖的钢铁产品超市。钢铁及深加工产业实现稳定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自主创新水平明显提高,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全面稳定达标,培育形成一批钢铁智能制造工厂和智能矿山,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水平大幅提高。全市钢铁及深加工产业基本形成产业布局合理、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格局。

  鞍山市钢铁及深加工产业链图

  (2)实施路径

  一是优化钢铁布局和结构。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1家世界领先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以及若干家专业化一流企业。实施产能、产量“双控制”,优化产业结构。按照钢铁产能减量置换的原则,实施钢铁企业的升级改造和结构调整,做好粗钢产量压减工作。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明显提升,产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区间。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先进炼铁、炼钢产能占比均达到80%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db/850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