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南区“文化+”(文化体育旅游)“十四五”规划(2021-2025)
沈阳市浑南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体育局)
二〇二一年
浑南区“文化+”(文化体育旅游)
“十四五”规划
一、发展背景
“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沈阳全面振兴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攻坚期,也是浑南区开启发展新阶段实施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期,面临复杂多变的发展新环境,充满着新挑战,也孕育着新机遇。
(一)面临新挑战,外部发展环境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交织影响
从国际看,逆全球化思潮泛起,中美贸易战等大国战略竞争升级,局部政治地缘军事冲突不断,以及新冠疫情等使社会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加速下行,新一轮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加快重塑,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从国内看,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经济转型、增长换挡和新型社会治理架构建设处在交替关键期,叠加新冠疫情冲击,经济社会发展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行业看,新冠疫情给服务业带来的冲击是全方位的,特别是以餐饮、住宿、商贸等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遭受疫情的重创,超过2003年“非典”带来的影响。
(二)伴生新机遇,具有强鲁棒性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将逆势上行
从经济格局变化看,我国已从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中期迈入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工业化后期,产业发展进入了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的重要窗口期,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战略”下的“新三驾马车”将占据主赛道。
从行业内生动力变化看,科技支撑让文化赋能的形式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推动文化与体育、旅游等多行业深入融合,不断孕育经济新动能,衍生体验新场景、激发市场新需求,未来5年以至更长周期里,“文化+”(文化体育旅游)可能经历一种类似化学裂变、聚变的发展模式。
从消费需求趋势变化看,新冠疫情唤醒了全民的生命意识,引发整个社会消费趋势的变化,人们健康方面的消费意愿将显著增强,风控倒逼“后新冠产品”供给的新机遇形成,正孕育着构建和完善不同圈层的行政区域消费体系的新趋势,文化场景体验、户外运动健身、游憩养生休闲、田园乡居等度假新业态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三)凸显新观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认知深化
生态文明发展底线,清洁美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底色,也是底线,解决和遏制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已经上升到国际社会治理规则,后疫情时期,生态问题,已经超越经济与发展,成为人类三大问题之首。
生态建设与日俱增,后疫情时期,社会经济将回归到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生态发展质量的本质,生态建设已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的关键词,热度不断提升,被视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标志。
浑南资源禀赋特色,浑南区坐拥800余平方公里的山水之城,一河两岸、承东启南、浑然一体,像一个绿色宝葫芦镶嵌在沈阳城东(北)南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96%,水域面积约占全域面积的7%,文脉渊远深厚,母亲河、古遗址、高新区等文化、体育、旅游、科技要素丰富多元,资源禀赋特色与新时期发展新趋势高度契合。
二、基础和问题
(一)发展现状
1.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近亿元用于支持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规模和质量不断扩大和提升,其中:建成城市社区文化广场195个,涉农社区文化广场126个,总面积13.9万平方米;建成社区文化活动室83个,涉农社区文化活动室113个,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电子阅览室60个、社区书屋44个;建成27个高标准的文化活动中心和全民健身广场,占地面积近35万平方米。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年均组织策划举办大型文化活动近20场。“浑南之夏”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年均100场次以上,各类文化培训500场次以上,年参与人数近400万人次,“浑南之夏”已成为市民消夏盛宴。
2.文化产业稳步发展
以棋盘山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龙头,整合沈阳国际软件园、亿丰青创街、锦联新经济产业园等区域相关优质资源,带动了区域文化旅游产业体系融合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区规上文化企业实现年产值13.5亿元,从业人员1500余人;规下文化企业共1674家,其中文化服务业企业1390家,文化制造业企业77家,批发和零售业企业175家,分布行业广泛,初步形成了新闻出版、演艺娱乐、休闲旅游、影视会展、创意设计主导的等多门类竞相发展的格局。文化产业带动效应日益显现,提供关联产业就业岗位2万余个。
3.体育事业有序发展
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近2亿元用于支持体育事业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方兴未艾,体育场馆设施配备日趋完善,其中:新建自行车骑行赛道30公里,国际马拉松专用赛道42公里,登山绿道50.2公里、休闲绿道15.4公里,炫彩跑道2.5公里。目前,全区共建成社区健身广场203个、全民健身站点110个,群众体育组织18个;拥有体育场、游泳馆、羽毛球馆、自行车馆、射击馆、综合训练馆等专业和社会体育场地场馆948个,室内体育设施100个,室外体育设施436个,总用地面积达320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5平方米,高于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7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