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方百计稳定经济增长,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和消费的基础作用,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稳定市场主体运行。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围绕市场主体需求统筹施策,推动减税降费、援企稳岗、金融支持等助企纾困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强化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依托园区42栋标准化厂房,建立专项扶持机制,力争每年引进20家小微企业,新增市场主体1000家以上。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民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全力以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实施重大项目84项,完成投资45.4亿元。发起项目建设攻势,强化“领导包联+工作专班”机制,力促南玻年产10万吨高纯晶硅、赣锋锂业年产万吨金属锂(一期)、世京1.2万吨镁铝水滑石、创信年产2万吨镁质新材料等一批项目年内竣工投产。发起项目审批攻势,采取“容缺受理”方式,确保新建项目手续3月底前全面办结,实现开春即开工。发起资金争取攻势,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新增专项债券、政策性金融工具等,下足功夫精准谋划、申报、储备一批项目,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全力以赴招商引资。强化“一把手”常态化招商机制,坚持走出去招商、政策招商、资源招商、集群招商并举,高质量组织谋划招商活动,提高招商引资精准度和实效性。密切跟促浙江吉利、IDG资本、天合光能、中润新能源、新疆众合、通威新能源、晶科新能源等优质意向投资企业,加强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的跟踪服务,力促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达效。
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开展促消费系列活动,培育新型消费热点,促进聚集性、接触性消费加快恢复。提升城市商圈业态,加大与万达、吾悦等商业集团洽谈力度,盘活三工广场、游客服务中心等闲置楼盘,全力打造特色商业示范街区、“夜市经济”。拓展消费需求“新场景”,加强电商聚集区、直播基地建设,支持德令哈特色农产品上线营销。
当前,各类市场主体面临较大经营困难和生存压力,从业者的难处和艰辛我们感同身受。但我们更坚信,只要我们提振信心、政企同心,风雨同舟、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够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美好未来!
(二)不遗余力打造工业强市,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工业上,聚焦融入“四地”建设,扎实推进“重点产业突破年”行动,加快打造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
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品牌化。融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推动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在现有枸杞、肉制品加工产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与江中制药、广药集团等国内大型医药集团的对接,大力发展锁阳、肉苁蓉、藏红花等中藏药材深加工产业,进一步把绿色产业园做实做大做强。依托同仁堂冬虫夏草生态抚育基地建设,支持申报冬虫夏草生态抚育药材标准,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冬虫夏草生态抚育基地和交易基地。
加快推进制造业高端化、规模化。延伸拓展盐碱化工产业链条,科学巩固扩大纯碱产能,研发纳米级、食用级、医药级纯碱,引进光电子信息玻璃、高端光伏玻璃、金属钠等后端产业,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国碱都”。立足州内丰富的盐湖资源优势,加大盐湖镁锂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创新,稳步扩大高纯氧化镁、氢氧化镁、高氯酸盐、铝镁合金等产品产能,大力发展六氟磷酸锂电解质、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磷酸铁锂、金属锂、储能电池等盐湖产业,全力融入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依托丰富的石英砂、绿电、荒漠化土地、光照资源,积极加强与行业头部企业对接,扩大高纯晶硅产能,引进单晶硅、光伏电池、石英坩埚、蓝宝石等产业项目,逐步建成“中国硅谷”,高质量融入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
加快推进能源经济多元化、低碳化。利用好现有新能源发展基础条件,按照多能互补、源网荷储的原则,大力发展各种新能源技术,做好光热熔盐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重力释能等多种储能技术的利用,重点推进高比率储能的新能源融合项目,推动各种多元化新能源发展技术在德令哈得到示范和推广,打造“国家储能示范基地”“世界光热之都”。前瞻布局氢能产业,重点发展灰氢回收、氢制取、氢储运、绿氨及能源替代、中水制氢等产业链。做好新探明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氦气等油气资源商业化开发。积极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持续跟进黏土型锂矿、萤石矿、石英砂等矿产资源详查,摸清我市矿产资源底数。
加快推进生产要素低成本化、绿色化。推动新能源在工业领域应用,借助源网荷储一体化,打造近零碳产业园。推进羊曲至德令哈330千伏输送电网项目,全力争取2×66万千瓦火电项目,完善电力基础设施。加快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等调节电源建设,大幅度提高新能源弃电利用率,增加工业绿电占比,降低工业企业用电成本。加大与燃气公司沟通,推动工业用气输配价格与西宁持平。动态掌握企业用水需求,加快蓄集峡供水工程建设,启动二期供水工程。推进德令哈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改造,保障新进驻企业和原有企业的污水排放。
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基础化、实用化。做好基础性创新工作,健全基础性、实用性科技创新投入、评价和激励等机制。结合现有产业基础,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不断提高生产工艺的精度、一致性和可靠性,进一步降低成本。加大环保领域科研攻关,集中力量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热点、难点和前沿技术问题。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新增创新型企业8家、专精特新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院士工作站1座。与中国物理研究院筹备组建柴达木先进技术研究院,研发全球首台套5万吨氢能发电机。加强与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地科院的沟通交流合作,帮助攻关蒸氨钙液循环利用、枸杞有效物质提取、低成本硅材料提纯等关键技术瓶颈,切实增强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