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3月1日)

  ——2022年3月1日在西宁市湟中区第二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 长 郭 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勤嘱托,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感恩奋进、拼搏赶超,较好地完成了区第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00亿元台阶、增长1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7%,高于年初目标任务5.7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亿元、增长8.5%;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4亿元、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171元、增长12%,增速快于城镇6个百分点。全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开启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这一年,我们以党的政治建设统揽全局,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百年历史实践和领袖思想中汲取奋进的磅礴力量,不断强化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全力推动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在湟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这一年,我们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大刀阔斧谋划“新湟中”建设。在全省率先以“城市合伙人”的模式和“经营城市”的理念深耕鲁沙尔中心城镇,拉开了将鲁沙尔打造成“一城青山半城湖”园林城市的大幕。

  这一年,我们以产业导入推进动能转换,在湟中的山山水水之间谋划新的产业布局。食用菌、生态养殖等现代农业产业项目落地实施,文旅产业进入连片开发建设新阶段,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进展顺利,成功申报全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

  这一年,我们全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筑牢了疫情防控坚固阵地。新一轮疫情发生后,全区上下闻“疫”而动、听令而行,领导干部冲在一线,医务工作者勇挑重担,公安干警连夜奋战,46万群众守望相助,凝聚起了疫情防控强大合力,防疫工作有序有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坚持精准施策,乡村振兴全面起步。聚焦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成效持续巩固。制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对全区2.78万脱贫人口实施返贫动态监测管理。落实贫困学生资助金4752万元,资助参保脱贫户、特困户3.6万余名。开发公益岗位2900个,脱贫人口就业1.16万人,实现消费帮扶1.9亿元。在我们的接续奋斗中,换来了贫困群众更安心、更幸福的生活。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三乡工程”落地见效,整合资金2.8亿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47项,65%的村集体经济超10万元。注资1600万元成立乡村振兴国有投资公司15家,食用菌产业园落户李家山,西堡生态奶牛养殖基地开工建设,泥麻隆中藏药材种植登上《人民日报》头版,玉拉等15个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乡村振兴在产业兴旺中迈出了关键一步。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实施。完成8个“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卡阳村庄规划入选全国优秀案例。实施乡村振兴示范试点村镇11个,建成高原美丽乡村40个。改善农牧民居住条件2352户,提升人畜饮水管网188公里,改造农村户厕6634座。上五庄生活垃圾填埋场和71座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建成投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95.7%。一串串可喜的数字背后,一个个宜居村庄不断涌现。

  ——坚持夯基提质,产业效益稳步提升。始终把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根基,着力夯基础、补链条、促转型。农业发展转型升级。改造设施温棚331栋,建成高标准农田1.1万亩,全区粮食种植面积达43.8万亩。建立农作物种子繁育基地3.27万亩,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20万亩。种植优质饲草3.2万亩,新建规模养殖基地2个。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92家。全区实现一产增加值27.5亿元、增长4.6%。文旅融合更加紧密。河湟文旅小镇入选全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录,鲁沙尔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基地正式开园,宗喀驿被认定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苏尔吉等4个村跻身全省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成功举办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湟中乡村旅游登上了央视《走进乡村看小康》节目。电子商务稳步推进。河湟文化非遗手工艺品展销设计中心进驻南京,贵强物流园入驻快递物流企业14家,行政村电商站点覆盖率达55.5%,实现农产品销售总额4433万元。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7%。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宜业湟中活力满满。

  ——坚持补短强弱,城乡面貌变化显著。始终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新型城镇化建设全过程,全方位推进城乡功能的完善、品质的提升。“新湟中”建设阔步前行。完成国土空间规划战略研究,引进“城市合伙人”,成立文华城市建设运营有限公司,以政企合作模式签订《城市发展投资协议》,编制《鲁沙尔片区建设运营及发展导则》,明确“一城两组团”的开发空间结构,全面开启了鲁沙尔城市更新。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拦隆口旧城改造开工建设,田家寨美丽城镇建设顺利推进,改造老旧小区30个。铺设污水管网90公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4%。全面推行“路长制”,整治“畅返不畅”道路82.6公里,塔尔寺综合客运枢纽站投入使用,被评为全省首个“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城乡管理更加精细。成立城管“铁骑”中队,全面推行“街长制”和“门前六包”责任制。清运铁路沿线、道路两侧、村庄周围等各类垃圾1000余吨,多巴、鲁沙尔地区生活垃圾清运率达100%。城乡交通更加便利、高原乡村更加美丽、人居环境更加舒适,是湟中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230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