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起步之年,面对经济下行、新冠疫情等重重压力和“登记难”化解、“一难两乱”整治等层层考验,我们知重负重、知责担责,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主要指标稳中有进。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0.36亿元,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5.7亿元,增长9.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8亿元,增长9.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8.69亿元,增长22.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946元、16451元,增长8.3%、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8亿元,增长24.02%。项目建设有力有效。153个基本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0.27亿元。其中,省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84亿元,投资完成率212%;市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3.26亿元,投资完成率101.16%;区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7.03亿元,投资完成率97.68%。平台作用更加凸显。跟踪对接、帮办服务,金伯帆冷敷凝胶2个月建成投产、康视丽日抛隐性眼镜1个月签约开工、班尼戈智慧管网项目1个月落户建设,彰显了项目建设“白银速度”;白银希望职业技术学院建成招生填补了优质民办高等教育空白;银西生态公园变身白银市植物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黄河假日城通过国家4A级景区评审。基础建设再上台阶。入选国家“城市体检”试点,实施城市更新九大行动,投资2.6亿元,8条新改建市政道路全线通车,六中十字人行天桥如期投用、城区污水管网补短板项目按期竣工。金沟河城区生态景观实验段完美呈现,金岭体育健身公园加快推进。白榆公路两侧完成绿化5140亩。实施109国道两侧清理整治,释放空间25万平方米、新增绿化18万平方米,建成“树路相宜花色成海”的美景长廊。乡村振兴有序推进。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立乡村建设发展公司,助推乡村振兴七大工程。建成省级乡村建设行动示范村镇3个;黄河·白银云客小镇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培育壮大文旅产业“样板工程”,水川镇列为国家农业强镇,白银区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区。社会事业长足进步。投资400万元,建成文化路观光夜市,新增就业岗位220个。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02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按时足额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生活补贴等各类社会保障资金,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城区全覆盖。坚持把机动车停放“一难两乱”整治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点,建立机制、出台政策,成立运营公司、引入智慧管理服务,新增停车泊位4457个、改造提升4.26万个。积极化解国有土地上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7个小区3999户达到办证条件。面对省内外多地多点突发疫情,全区上线共克时艰,医务人员执甲逆行,党员干部下沉一线,部门联动紧密配合,扁平管理高效有序,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同时,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五年奋斗的历程充满艰辛,五年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源自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归功于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和干部群众的广泛参与。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其他各界人士,向中央、省市驻区企业,向驻区部队官兵,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白银区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的五年,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找准目标定思路,思路是魂,魂定则步稳。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国家和省、市、区委重大战略部署,优化发展思路、明晰发展方位,咬定目标、坚定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一年一个变化上台阶,发展的步子越迈越大、越走越稳。必须全力以赴兴产业,产业是基,基实则塔高。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培育产业作为“发力高质量、提升首位度”的主攻方向,聚合力量、聚拢资源、聚集服务,全力构建产业体系,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不断提升,发展的宽度更广、维度更高、精度更准。必须聚精会神抓项目,项目是纲,纲举则目张。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项目统领”战略不动摇,认真分析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谋、争、引、建”并联驱动,一大批打基础、强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实施,为加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必须用情用心保民生,民生是本,本固则邦宁。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民为本,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办民生之事,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民生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在推动发展中汇聚了民智、顺应了民意、温暖了民心。必须驰而不息转作风,作风是源,源正则流清。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实干攻坚、善作善成的理念,转作风、提效能、抓落实,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树立了敢于负责、廉洁高效、开拓创新的良好形象。这些被实践充分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将倍加珍惜、一以贯之,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三新一高”发展新要求,面对“一区三大”发展新格局,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一是重大项目储备较少,营商环境仍需改善,经济发展缺乏新动能。二是产业结构单一、后劲乏力,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程度低。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有短板;统筹经济与生态、发展与安全能力不足。四是干部作风仍需进一步转变,“躺平”思想、“点卯”心态、“内卷”作派、“官僚”作风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209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