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文旅消费。立足生态资源优势,锚定世界旅游名城核心区目标,推进产品、业态、线路和品牌全面升级,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上的重要节点。支持三峡古兵寨、官庄乡村休闲旅游区创建4A级景区。加快蓝之美冰雪世界、弘洋田园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建设。启动三峡大坝游客换乘中心建设。全面启动百里荒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大力发展冰雪和微度假经济,打造“体育+旅游”品牌赛事。办好“缤纷四季·乡约夷陵”、雪茄品鉴节、柑橘节、农博会、春茶开园节、百里荒避暑露营音乐节等节庆活动。统筹推进西塞国国家森林公园、圈椅淌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开发工作。抢抓疫后旅游爆发增长窗口,力争重点景区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恢复到2019年水平。
提振农村消费。巩固提升县域商业体系示范县创建成果,加快鸦鹊岭、雾渡河、乐天溪、黄花等乡镇商贸中心建设,推进区级寄递物流公共配送中心、乡镇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完善三级商贸网点和物流服务体系。实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下乡行动,推动家电、汽车等消费升级。支持供销E家、邮乐购等数字平台,提供电商物流、金融保险、农业技术等全链条生产生活服务。研究出台人口流动政策,引导人口向中心集镇和城区转移。
(四)优功能提品质,在全面融入主城上取得更大突破
拓展城市骨架。围绕城区“双环十射”路网布局,加快港窑路二期快速路、锦江大道东城段、中兴路建设。确保鸦猇高速至峡州大道互通等项目年内完工,平云一路跨河通道、城西高速开工建设。加快龙岗路、小鸦路、橘颂大道等快速路项目前期。谋划推进环长江、运河、黄柏河夷陵区段绿道贯通建设项目。加快昌磷路绿电货运通道、G348分路碑至胡家包一级公路、G241黄普一级公路、S312宜兴线大修等项目建设。
完善城市功能。全力服务高铁新城建设,推动花溪路北延段、城市展厅、站前广场等项目建设。加快南采溪、湖光路、明珠路、夷陵三巷等片区开发建设和改造提升。完成东湖大道铁路桥重建、平云三路断头路建设,黄金路、七里岗路、东湖大道、明珠路等城市道路提档升级,鄢家河人行天桥新建及城区人行天桥美化、亮化工程。完成城区内涝点治理,实施城区畅通工程三期。推进供水、排水、燃气等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实施老城区背街小巷整治。改造老旧小区41个,加装电梯20部以上。加快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强化市政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适老化改造,加快“城市小脑”与宜昌“城市大脑”的对接互通,完成融入主城智慧交通畅通工程建设。加快水府庙片区配套道路、官庄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支持鸦鹊岭对接融入东部未来城,龙泉、小溪塔、东城试验区承接高铁新城溢出效应,加快谋划布局配套产业。
提升城市品质。遵循“老城降密度、新城控高度、廊带扩宽度”原则,加强城市建设管控,打造疏密有度、错落有致、布局合理的城市生活空间。完成黄柏河滨河公园品质提升。启动欧阳修文化广场二期建设。持续开展增花添彩行动,扮靓城景、点缀街景、丰富全景,打造四季常绿、季季有花的夷陵版“富春山居图”。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抓手,全面推进“门前四包”“路长制”等城市综合管理新机制。开展施工围挡、扬尘污染、油烟噪声、广告店招等违法行为专项治理行动。加强立面和飞线综合整治。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完成3处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泊位1028个以上。
释放城市活力。打造特色街区、活力街区,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推进房地产转型发展,满足居民刚性需求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扎实做好“三保”工作,完成年度“保交楼”任务,统筹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住房问题。优化调整征迁安置方式及政策,探索推行征迁补偿“房票制”,鼓励支持商品房安置。探索实施“商改住”。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41套,完成分配480套。满足房地产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进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提质。提升物业管理服务质效。落实好宜昌“1+4”人才政策和夷陵人才发展新十条措施,探索完善人才引进、留用及培养工作体系,新引进各类人才1万人以上。
(五)强统筹重实效,在乡村全面振兴上取得更大突破
加快区域协同。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完善“四大组团”区域发展布局,支持小溪塔、东城试验区、鸦鹊岭、龙泉发挥翠林农业、喜旺、民大宜牧、晓曦红等带动作用,发展柑桔、畜牧精深加工,引领全区农业向现代化、标准化、品牌化转型。支持分乡、黄花、龙泉依托环百里荒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发展城郊经济、后备箱经济,深入探索生态价值转换路径,打造国家级乡村振兴样板区。支持邓村、太平溪、三斗坪、乐天溪用足“两坝一峡”核心资源,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新路径,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核心区。支持雾渡河、樟村坪、下堡坪立足资源优势,推动高质量、差异化发展,守牢生态屏障,擦亮猕猴桃原产地、高山康养、天麻之乡等品牌。
升级“五链一体”。按照“一个重点区域、一个产业链条、一批示范基地、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一批服务组织”思路,区本级财政继续安排不低于5000万元资金,实施“五链一体”升级行动,巩固提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果。出台标准化基地建设指南,新建鸦鹊岭标准化柑桔基地2000亩、神宜线中药材基地2000亩、宜保线粮油基地10000亩、雾渡河猕猴桃200亩、精品农旅康养民宿8家以上。支持夷陵红、洋红、晓曦红等农业企业迭代升级、开拓市场,新培育骨干企业20家以上,省级龙头企业(合作社)10家以上。加快萧氏二期、三峡畜牧产业园一期、乐天溪精制茶加工园区一期、供销惠农产业园一期等投产达效。加快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持续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