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进出口总额增长12%,建筑业产值增长10%,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
上述目标,兼顾当前实际与中长期发展规划,着眼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符合中央和省市要求,符合夷陵实际和人民期待,与经济总体恢复的大势相吻合,与全区经济潜在增长相匹配,有利于稳预期、提信心,稳就业、保民生,是一个综合考量、务实可行的目标,也是一个知难而进、充满挑战的目标。我们必须保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拼抢状态,大力弘扬“包容奉献、实干争先”的夷陵精神,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攻坚克难、奋楫笃行,奋力谱写夷陵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扩投资增质效,在培育发展动能上取得更大突破
建强园区承载。围绕拿地即开工,优化功能布局,推动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聚集。统筹推进高铁北站产业园鸦鹊岭片区、龙泉片区建设,完善水电路气热网等要素配套,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打造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和核心基地。支持东城园区发展电子信息与大数据和总部经济。加快建设黄花新材料产业园。积极推进小溪塔(仓屋榜片区)大健康产业园规划建设。确保新增工业标准地3000亩以上。完善重点园区用地需求清单。加快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消化处置。
聚焦项目攻坚。围绕“两新一重”、生态产业、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加大项目谋划争取力度,支撑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紧盯“6421”节点要求,完善重大项目调度机制,强化项目全周期管理,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全力支持楚能新能源、稻花香万吨馫香型白酒酿造基地、三峡烟厂技改搬迁、均瑶大健康等省市重点项目按期投产达效。全力协调服务三峡水运新通道、引江补汉及输水沿线补水工程、郑万高铁联络线、沪渝蓉高铁荆宜段、三峡枢纽江南成品油翻坝、襄宜高速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民大宜牧、巴山金谷、开山重工、中象福达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推动翠林农业二期等项目落地见效。确保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20个,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85个。
提升招商质效。整合招商工作力量,压实乡镇属地和行业部门招商责任、精准“链式”招商。聚焦中国企业500强等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和配套企业,围绕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康养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驻点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确保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0个以上,其中百亿元项目3个以上、50亿元项目5个以上、10亿元项目10个以上,引进培育3个税收过5000万元的骨干税源产业项目。
培强市场主体。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健全市场主体培育机制,确保新增市场主体1万户、规上工业企业3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2家、限上商贸企业30家。优化项目全周期管理平台功能,做实做细“双百”服务,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纵深推进“三年翻番”“三年上市”行动,加强分类培育和精准帮扶,助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推进“夷材夷用”“夷品夷用”,畅通内部循环。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大外贸出口,提升经济外向度。高质量做好第五次经济普查。
(二)调结构促转型,在产业绿色发展上取得更大突破
做大智能装备。全力以赴确保楚能新能源一期按期建成投产,尽快启动项目二期建设,围绕风光水储一体化、电化长江、重卡换电等领域,延链补链强链,确保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260亿元以上。加快布局新能源装备终端制造等应用环节,着力引进新能源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及配套产业,推进冷链装备产业园、抽蓄装备产业园等项目落地见效,确保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巩固绿色矿山创建成果,支持矿山企业加快数字化、智慧化技术升级应用,加快邦普宜化配套原料绿色加工等项目建设,确保绿色矿业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突破性发展电子信息与大数据、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做优医药康养。紧盯高端食品、仿制药、中药材、生态康养等领域,盘活生态资源,打造大健康优势产业集群。加快三峡茶旅小镇、普溪河温泉小镇、十八湾生态旅游等项目建设,错位发展高山避暑、温泉度假、休闲运动等康养业态,打造鄂西康养度假聚集区。支持稻花香聚力“双百亿”,加快转型升级;均瑶大健康、娃哈哈等扩大特色产品市场份额。支持平村众赢等在中药材精深加工等领域持续发力;恒安芙林开拓中药材配方颗粒市场和新品种上线生产,加快上市步伐;长联杜勒加大仿制药开发力度。确保食品饮料、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80亿元、25亿元以上。
做足创新驱动。实施“技改提能、智造焕新”行动,确保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的50%以上。支持稻花香、宜美特、昌耀新材等紧盯关键领域、突破核心技术,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固态白酒酿造、纳米光学、磷石膏综合利用等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1%以上。支持夷陵经济开发区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确保通过省级创新型县(市、区)考核验收。
(三)增信心添活力,在释放消费潜力上取得更大突破
繁荣城区消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着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力促希尔顿、华美达酒店落地。推动夷陵万达、鸿坤广场、重庆美食街、弘洋新都汇联动发展,打造东城消费中心。加快长江市场、三峡茶城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提档升级。服务“两岛一湾区”招商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