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共爱一座城,共建一个家。我们要集成“幸福元素”,讲好“澴川故事”,全力打造有温度、有温情、有温暖的幸福孝南!
(五)坚持强农为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聚力有效衔接。坚定不移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三类对象”动态监测,落实兜底性政策,优化发展类政策,多渠道增加监测对象收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统筹衔接资金1.8亿元以上,把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转移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全面推进“五个振兴”。
聚力“三项行动”。做实镇村建设,编制完成《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持续推进“擦亮小城镇”和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规范管理“五小”场所和周转房,引导镇村主动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完善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高标准打造一批“功能镇区”“和美乡村”示范点。做实基础配套,升级农村公路150公里,新建改造农村桥涵10座,实施农村改厕1450座,完成12个乡镇饮水安全、3个乡镇污水管网提升和110千伏星火输变电工程建设。做实现代农业,严守耕地红线,推进种业振兴,稳定粮食生产,新建高标准农田1.44万亩,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标准化水平,完成中心粮库建设,坚决把孝南人民的饭碗端好端稳;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依靠科技和改革推动农业强区建设,依托糯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集中力量打造农业五大优势产业链,新增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深化农旅融合,发展全域旅游,加快凤凰天仙城、金卉庄园、怡荷园等农旅项目提标升级,支持朋兴乡创建湖北旅游名镇,朋兴村申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聚力乡村治理。坚持和完善党建引领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化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将“五共”理念贯穿乡村治理始终。借助“微信群”“议事厅”“恳谈会”等方式,激发群众热情、找准实施载体、增强农村活力,发动群众一起谋。发挥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乡土能人名人作用,带动群众出资出力、投工投劳,汇聚多方力量推进村湾改造和产业发展,发动群众一起干。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坚决抵制陈规陋习,引导群众树立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发动群众一起管,同心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各位代表,乡村是根,乡愁是情。我们要用共情凝共识、以实干促振兴,奋力书写乡村全面振兴的孝南答卷!
(六)坚持生态为先,加快推动绿色崛起
以系统观念推进流域治理。依据“三区三线”划定,完善《孝南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孝南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科学划定三、四级流域“底图单元”,积极申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EOD项目,推动四化同步发展与空间发展布局适应统一。统筹水安全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常态开展堤防、水库险工险段除险加固,做好泵站运维管理和灌区日常管护,持续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水平。落实“河湖库长”制,推进府澴河流域系统治理,增强水资源统筹调配、供水保障、防洪减灾能力。
以问题导向攻坚污染防治。持续抓好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聚焦“天更蓝”,统筹推进“四尘三烟三气”专项治理,集中力量遏制秸秆焚烧现象,不断提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聚焦“水更清”,加快实施8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完成王母湖二期截污、杨店河、西汊河等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控制主要污染物入水直排,确保国省考核断面稳定达标。聚焦“山更绿”,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及污染地块生态修复,全面落实“林长制”,力争人工造林3000亩,治理水土流失2000亩。
以一流标准筑牢生态屏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动“三线一单”落地应用。完善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制定能耗“双控”激励约束机制,力争热电联产项目落地实施。保护利用好朱湖湿地“城市绿肺”,不断提升湿地资源碳汇能力和生态效益。倡导绿色生活,延展绿色空间,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深入开展绿色示范创建,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
各位代表,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要穿“新鞋”,走“绿道”,守护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为孝南人民谋求更多更好的绿色福利!
(七)坚持利民为本,加快增进民生福祉
多层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稳岗扩就业力度,确保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以上。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行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残疾人精准动态管理。健全“三留守”人员关爱保护机制,推进5个公办区域养老中心建设,争创全国智慧养老和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城市。深化殡葬制度改革,提标改造区殡仪馆,建设4个乡镇公益性公墓。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持续巩固双拥共建成果。实施棚改3948套,抢抓金融支持公服人员保障性住房政策机遇,解决公服人员住房困难500套以上,提升住房保障水平。
均衡化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至80%以上。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增学位3000个;推进集团化办学教联体建设,新建车站中学教学楼和董永学校,改造湖北职院原医学分院校区,提升区实验中学办学水平;巩固“双减”成果,注重家教家风和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重点抓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防溺水等工作,家校携手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争创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一医院门诊急诊楼、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大楼、口腔医院改造以及陡岗、毛陈、新华3个卫生院迁改建工程;重视医护、疾控人才培育引进,持续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落实三孩生育配套政策,保持人口长期均衡增长。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强用好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孝文化。实施文体惠民工程,再建7座城市书房,建成西城体育馆,承办好市第六届运动会,举办好建市建区3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改造升级区大礼堂,加强楚剧、剪纸等非遗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留住城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