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23年工作安排
党的二十大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了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宏伟蓝图,赋予荆门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新定位新使命。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全力建设“示范区”、建功“先行区”。
——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根本原则,坚定不移答好中国式现代化“荆门卷”。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我们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始终把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作为最大政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把荆门各项工作放在全国、全省的大格局中谋划推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荆门篇章。
——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定不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发展是生命线,转型是硬道理。我们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找准荆门定位,在贯彻落实国家、省重大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在深度融入全省“三高地两基地”建设中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力争通过3年努力,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4211”产业体系初具规模,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必须把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建设民生幸福标杆城市。为政贵在行,民生重在实。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共同缔造理念解决群众所急所困、所需所盼,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稳步推进全民富裕、全面富裕、共建富裕、逐步富裕,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必须把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基础前提,坚定不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我们要认真落实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坚决守牢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大气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安全底线,确保江河安澜、社会安宁、人民安康。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荆门建市四十周年和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从国内外发展大势看,虽然受逆全球化、俄乌冲突和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等影响,发展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随着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从我市情况看,乘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深度融入宜荆荆都市圈的东风,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实施,一大批新增长点正在形成,荆门的城市空间格局、产业格局、交通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变革。荆门的希望在未来,未来就在明天。我们既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做好应对风高浪急重大考验的准备,又要增强信心、激扬斗志,在新起点新征程上奋力书写新的精彩华章。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市四十周年。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升,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粮食总产实现58亿斤以上。
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筑牢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底盘
始终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重中之重。推进制造强市建设,认真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纾困政策,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全年新增“四上”企业40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50家以上。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做好原材料保供稳价,强化用工、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加强地产品销售对接,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优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机制,强化政银企合作对接,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全年新增信贷200亿元以上。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新增上市公司1家。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培育一批质量标杆企业,支持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建设。做好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健全企业需求对接、诉求办理“直通车”机制,对招商引资企业和本土企业一视同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平等对待,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创造性,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始终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重要引擎。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优结构的关键性作用,进一步提振投资信心,力争全年完成投资2100亿元,增长12%。紧盯国家、省重大战略,谋划建立产业转型、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保障项目库。坚持以招商看发展论英雄,增强“选矿”意识,优化驻点招商机制,聚焦主导产业、领军企业、高科技企业、成长型企业,强化产业链招商,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40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60个、百亿元项目3个。聚焦省市重点、地方政府债券等六类重点项目,建立健全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确保北山抽水蓄能电站等520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420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切实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