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开放招商。强化招商引资,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居全省第5位,实际到位省外资金总量居全省第7位。全市外贸进出口额113.3亿元、增长51%、居全省第2位。开封被认定为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全省唯一。开封综保区封关运行。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9个案例在全省、全国推广,进出口增速居河南省三大片区首位。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线上证照共享和线下亮码可办,407个高频事项“免证可办”。“交房即交证”惠及群众3.14万户。群众办理营业执照5分钟立等可取,全省首张智能审批变更营业执照在开封发出。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做法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保护治理黄河流域生态。强力整治黄河“四乱”,黄河干流连续三年保持Ⅱ类水质,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连续三年全省优秀。贾鲁河综合治理全面完工,黑岗口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项目建成投用。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PM2.5、PM10浓度均优于省定目标;优良天数230天,同比增加14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达到历史最好水平。10个国控、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达标,全市优良水体占比6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新增省级绿色工厂9家、省级绿色供应链企业1家,D级污染企业基本消除。新增新能源出租车941台,新建充电桩1713个。3个循环化改造项目获评省节能和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数量全省第1。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
(六)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全市民生支出29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十项民生工程全部落地见效。
促进高质量就业。新增城镇就业7.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万人、农民工返乡创业1.2万人。深化“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新增技能人才15.9万人、高技能人才5.3万人,在第二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上夺得奖牌数全省第2。
办好社会事业。推进教育提质。完成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94个,新增学位1.57万个,中小学大班额基本消除。全市域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改革,义务教育发展更加优质均衡。提升医疗服务。启动编纂《宋代医籍文库》。开展市级在建重点医疗卫生项目“清零行动”,7个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床位1500张,主城区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增加1.08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连续三年全省第1。建设体育强市。市体育中心建成投用。在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上获得金牌数、奖牌数、综合成绩均居全省第一方阵。推进“一动一静”体育发展,承办河南省校园足球“省长杯”联赛,综合成绩全省第2;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围棋国手赛。优化养老服务。累计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5030户,77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入选全国2023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城市,成功承办全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观摩活动。完善社会保障。发放社会救助资金5.7亿元,惠及群众17.4万人。1.3万名重度失能人员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加强住房保障。“保交楼”项目建成交付2.36万套。棚户区改造项目建成交付4948套。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竣工率100%。
(七)安全基础持续巩固
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事故起数下降37.7%,工贸领域连续67个月保持“零事故”“零亡人”。有效应对超强台风“杜苏芮”等影响,全市未发生因灾伤亡。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政府债务风险整体可控。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3.03%,保持在合理范围;圆满完成农商行不良贷款清收任务。
防范化解社会风险。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宋都人民调解委员会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刑事、治安警情较前三年平均值分别下降22.8%、25.9%,群众安全感持续增强。《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3)》显示,开封宜居度全省第1。
我们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推进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财会、监察、审计监督,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军民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科协、残联、红十字会、慈善等事业实现新发展。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对台、档案、史志、气象、地震、社科、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历程很不平凡,成绩殊为不易。这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市委正确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汴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向公安民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经济运行未达到预期,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部分企业经营存在困难。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制造业支撑不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较低。文旅优势挖掘不充分,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不够。城乡建设有短板,民生改善有不足。营商环境还需提升。个别干部斗争精神、担当作为不足,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对此,我们一定采取有效措施,竭尽全力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