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象山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10日)

  发展海洋运动。做好“后亚运”文章,推进亚帆中心、沙排中心向专项赛事基地、训练基地转换,争创亚帆联高水平训练基地,争取国家帆船帆板训练、国家沙滩排球赛事等“国字号”基地落户。加快构建滨海体育赛事体系,积极申办亚排联沙滩排球洲际杯决赛,举办中国家庭帆船赛、全国青少年帆船联赛等国家级赛事,办好北纬30度帆船跳岛拉力赛、中国滩涂户外运动挑战赛等自主品牌赛事。研究制定游艇、海钓等海洋运动发展政策,创新海洋运动消费新场景,引进海洋运动企业10家以上,打造长三角海洋运动中心、宁波国际滨海运动中心主阵地,推动“小众”运动聚成“大众”潮流。

  激活市场消费。深入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151”工程,加快推进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建设,培育服务业领军企业5家,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5%。开展消费潜能创新激发攻坚硬仗,积极挖掘智能家居、国货“潮品”等消费增长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培育首店经济、银发经济等新业态,创新打造一批“山海市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推进商圈数字化改造、品质化提升,运营风情街直播电商基地、水产城海鲜直播基地,提升特色街区2个。提质发展传统商贸,推进现代物流园区、再生资源市场建设,投用农贸市场4个。加大改善型品质商品房供给,推进住房消费迭代升级。推动便民商业和生活服务设施进社区,创成省首批放心消费示范县。

  (六)彰显滨海气质,增强县城综合承载力

  精致建设滨海花园。坚持补短板和提品质并重,推动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推进人民广场“三馆一场”等承载能力重大项目建设,深化市域铁路象山线贤庠、大徐、大目湾城站和西大河片区EOD项目谋划,推进南部新城TOD区块开发。加快打造石浦新时代“渔光之城”,创成省现代化美丽城镇示范镇2个。推进城乡风貌提升,美化亮化滨海环岛“1号公路”,争创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2个,建成未来社区3个。加快城市更新,完成殷夫路区块征迁,改造老旧小区和城中村7个。推进路网通达提质,加快建设定皇公路、定影公路,新开工兴勤路等市政道路,建成海山路。推进瑶琳未来社区“大物业”一体化试点,实施垃圾分类“两点一房”建设,创建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15个。加快白仙山水库、丹石引水工程建设和平潭水库改造提升,力争动建清溪水库引水工程。提升城市电力、通信设施配套,加快220千伏衣亭变扩建工程建设,新建5G基站250个,实现5G和千兆网镇乡普遍覆盖。

  全面展示城市文明。坚持文明塑城、文化兴城,积极发展反映时代要求、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文化,全力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浙江有礼•象善有你”县域文明新实践,迭代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丰富“善行象山”文明内涵。深化国家级渔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开展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推进花岙海岛公园建设,创新举办中国开渔节等传统文化节庆,增强象山海洋文化辨识度。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塔山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提升、张苍水兵营遗址本体保护工程建设,建成非遗产业街区。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做好老年体育工作。提升文化空间服务品质,建设书香社会,创新开展群众文化艺术节,争创“五个一工程奖”。

  加快转化生态价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稳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创成省级低碳试点县。建强“海上两山合作社”,开发建设“双碳大脑”,推行“司法蓝碳+生态修复”等转化模式,打造“蓝色合伙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扩大绿电供给、促成绿电交易,腾出用能空间1.2万吨标煤,新投产风电、光伏装机83.4万千瓦。开展靶向精准治气、源头系统治水、减量提标治废,系统提升大塘港流域水质,绿色改造海水网箱5万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创成省级“无废城市”。建设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完成西沪港、蟹钳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进国土绿化美化,完成矿山治理2个,新增森林抚育6000亩,实现省级森林城镇全覆盖,创成国家森林城市。

  (七)深化“千万工程”,续写乡村和美新图景

  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坚持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渔业高质量发展,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以上。严控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有序开展“多田套合”,新建高产示范基地20个,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6万亩以上。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大力发展远洋渔业、深海养殖,建成渔山半潜式多功能平台深海养殖项目,完成南极磷虾捕捞船建造。深化“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创成省综合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培育省级骨干企业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推动优势种苗繁育水平保持国内领先,建设宁波大学象山水产种业创新研究院,建成对虾、海水蟹、乌贼等苗种繁育原创中心。加强农产品质量溯源监管,新增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

  推动农村宜居宜业。围绕“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开展“空心村”综合整治,建成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3个、未来乡村5个。提质扩面“艺术星火赋美”工程,新增艺术赋能村7个。有序实施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完成农村公路养护101公里,实施海塘安澜工程21.4公里,提标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3个、污水管网50公里,建成美丽河湖片区4个。深化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建设村物流服务点150个,实现“快递进村”服务全覆盖。

  推动农民富裕富足。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稳妥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包,推广产村融合、“闲置农房+”等村庄经营模式,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达到65%以上。实施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升计划,建设一批新型乡村共富综合体,新增示范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家以上。深入推进“两进两回”行动,调动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助力强村富民,推动农民走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致富之路,培育农村实用人才1500人。加强“产业+就业+慈善”帮扶,低收入农户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983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