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美农村。以新时代“千万工程”为主线,分类编制村庄发展规划,引领农村布局优化、风貌全域美丽。加快农村环境提升,一体实施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三大行动”,攻坚推进垃圾分类、公厕提升、污水治理“三大革命”,新增纳入规范化运维公厕100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自然村覆盖率达到70%。持续完善乡村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提升打造“四好”农村路100公里,建成美丽河湖2条、幸福水利片区2个。联动开展和美乡村、艺术振兴乡村建设,创建省市未来乡村、艺术赋能示范村、和美乡村达标村等60个以上,串联打造海韵渔歌美丽乡村风景线。
千方百计富农民。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持续提升行动,探索以国有资本撬动乡村振兴,组建县级“强村公司”,创新“国有平台+村集体+市场主体+低收入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达60%,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打好闲置资产激活、农业“标准地”、农村宅基地整治等组合拳,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康养、农事体验等新业态,盘活闲置农房500宗,新建“共富工坊”20个。深化“两进两回”,组建农创客发展联合会,支持在地科研院所培养“土专家”,引育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以上、县级以上示范性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35家以上。
(五)突出赋能赋效,更大定力推进生态创建增值化
坚持向绿而新,推动治理向“智理”迈进。更多运用新技术赋能生态文明建设,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升级完善大气、地表水等自动监测网络,加快提升高空瞭望等“云监管”覆盖率,推动问题快发现;加强无人机、无人船巡查检测和数据采集,探索小微园区固废数字化处理一体化工程,推动治理更精准;深化生态环境领域合作,共享监测系统、数据库和信息平台,以大数据推动决策更科学。高标准抓好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力争颜公河综合治理加快见效,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省市前列,力夺省治水大禹鼎“金鼎”、省四星级“无废城市”称号。
坚决向绿而行,推动示范向“典范”迈进。加快扩绿添彩,强力推进历史矿山生态修复,全域除治互花米草,建设珍贵彩色森林1000亩,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实现省级森林城镇全覆盖。全面完成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鼓励低碳转型,引导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强化重点行业用能预算管理,新增三星级以上绿色工厂40家。持续提升建筑垃圾、秸秆等综合利用水平。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打造更多“无废细胞”。强化制度创新,迭代“环保预审”“体检中心”等机制,探索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美丽县域发展指数研究省级试点,打造美丽建设县域样板。
坚定向绿而兴,推动资源向“财源”迈进。加速激活“沉淀资源”,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茶山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继续做好抽蓄资源挖掘,探索分散式风力发电,推广“日光产业”,完成光伏装机5万千瓦以上,联动周边共建环三门湾清洁能源及装备制造基地。加力增值“绿色经济”,发挥“生态+”叠加效应,放大特色农业、生态旅游比较优势。加强“两山”转化制度改革,探索绿碳蓝碳等碳汇交易,培育壮大“两山合作社”,加快建设省林业碳汇先行基地,把更多“生态产品”转化为“生态商品”。
(六)突出共富共享,更大情怀推进社会民生品质化
多渠道推动“扩中提低”更有感。健全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深入实施就业优先、稳岗优工等“宁好业”系列行动,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以上。鼓励职业技能提升,持续做强产业人才学院,完成“一人一技”终身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5000人以上。扩面提质群众身边的零工服务体系,新建零工市场2家,争创省级示范1家,创建市级以上高质量就业社区(村)10个。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鼓励新业态劳动者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户籍人口养老、医保参保率保持99%以上。持续提升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200套。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加快建设海洋经济产城共富试验区,全力做好对口工作和山海协作。扎实推动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
多维度推动公共服务更优质。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好事实事。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扎实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建成幼儿艺术培训中心等教育设施项目4个,高位推进“县中崛起计划”⑪,全域建强各学段教育,创建省现代化学校4所。创新开设乡镇(街道)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切实强化“校家社”协同育人。深化健康宁海建设,持续增强重大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控能力,全面建强第一医院,推动第三医院升格县级医院,新创省级卫生村20个,新建村卫生室4个,力争创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推进全龄友好,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完善落实生育支持政策,积极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新建村社老年助餐点30个、儿童“医防护”健康管理中心2家、体育场地设施15个以上,友好空间不断拓展、友好服务加速提质。
多领域推动社会大局更安定。加快构建大平安格局,实施平安强基提升工程,深化平安建设“四级联创”⑫。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迭代升级“141”基层治理体系,持续攻坚警源、访源、诉源治理,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深化现代社区建设,用好社工、网格员、志愿者等基层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常态化全域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深度研究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靶向治理、标本兼治,深入实施“一拆一建两整治”,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新建迁建3个消防站,“一站一中心”实现村社全覆盖。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严厉打击电诈等违法活动,巩固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成果。扎实做好防汛防台、防灾减灾、金融等各类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