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8日)

  一、更大力度强化统筹协调,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抓细抓实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政策举措,营造有利于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推动有效投入量质齐升。坚持扩产投产和引进推进并举、招大引强和培优育强并进,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热潮,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完成工业投资308亿元。强化项目招引。聚焦“3+5+2”产业方向,完善产业图谱,强化“整机型”“链主型”企业和产业链缺失、薄弱环节招商,优化产业生态,不断增强产业韧性和稳定性,力争围绕重点产业链引进超20亿元内资项目3个、超10亿元内资项目8个、超亿美元外资项目2个。提升项目质量。深化“数据得地”机制,持续优化“网上评审+专题会审”新增制造业用地项目评价模式,把牢准入关口。实体化运行重大项目保障服务领导小组,落实项目全流程跟踪和精细化服务,确保274个市级以上重点产业项目早建设、早竣工、早达效。

  2.推动外贸外资多元共进。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平台能级,拓展方法路径,力促外资外贸回升向好。着力稳外贸。精心谋划“展会+贸易+投资”系列活动,引导企业积极对接RCEP、CPTPP等协定,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等新兴市场合作,借力“中国·沙特中心”、中国常熟“一带一路”(巴基斯坦)中心等平台,千方百计抢订单、拓市场。深化“区港联动”模式,探索开展保税维修等新兴业务,力争保税区进出口额突破10亿美元。推动跨境电商B2B业务拓展,加快启动高端美妆跨境电商进口分拨中心等重点项目,探索发展“保税仓+直播”等新模式。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江苏模式”省内外联动,新增落地省内联动服务中心3个、省外推广试点1个,助力更多中小微企业“扬帆出海”,力争市场采购贸易常熟出口额达25亿美元。着力增外资。落实外资总部经济和外企利润再投资专项支持政策,深入挖掘外商投资潜力,新增苏州市级以上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3家。

  3.推动消费回暖速效同增。传统消费潜能激发与新型消费培育并举,消费环境改善和消费内涵丰富齐抓,让消费市场旺起来。改善消费“硬条件”。因地制宜推进商圈周边街道整修、景观亮化、泊位增补等举措,科学布局“一刻钟便民生活圈”3个,提升消费便捷度。优化消费“软环境”。加快特色商业街区、体验式消费场景建设,持续擦亮王四酒家等“老字号”招牌,提升世茂商圈、方塔东街、琴湖片区、尚湖景区、沙家浜景区等夜经济集聚区发展质态,打响“虞歌畅晚”夜经济品牌;办好“五五购物节”“双十二购物节”两大节点性活动,推出惠民补贴、以旧换新等举措,推动新能源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消费持续放量。抢抓消费“新风口”。建设电商创业综合服务平台、直播电商数据平台等配套设施,建成城市配送中心、中通智能科技电商快递产业园等功能载体,持续壮大电商平台经济,力争实现直播电商网络交易额超720亿元,全力打造“电商创业福地”城市IP。

  二、更实举措服务产业发展,激活转型提质新动能

  以创新、智能、绿色、安全为方向,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产业体系实现更高质量跃升。

  1.全面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对标学习上海临港等先进地区经验,以更大力度推进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促进“3+5+2”产业集群壮大成势。

  推动三大支柱产业“提质”、稳基础。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加快构建集整车、关键零部件、智能网联、验证测试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引导存量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向新能源化、智能化、轻量化转型,力争规上产值达1100亿元;装备制造产业聚焦新能源、半导体、低空飞行器等专用装备及配套,强化本地化集成和模块化制造,狠抓首台(套)重大装备挖掘和培育,力争规上产值突破1580亿元;纺织服装产业聚力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加速国际纺织服装服饰品牌中心建设,培育更多企业总部和优势品牌,力促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中规上产值达530亿元,线上线下两大市场规模超2760亿元、其中线上交易额突破1200亿元。

  推动五大重点产业“提效”、拓增量。新能源产业深耕锂电、第三代光伏、氢能等细分领域,做强动力电池及上游新材料、氢能装备研发测试、光伏发电及核心组件,力争规上产值突破800亿元;声学产业紧盯电声学、材料声学、海洋声学等领域,强化旗舰型项目招引,集聚更多产创资源、赋能更多产业发展,力争规上产值超45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瞄准汽车电子、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发力,规上产值突破550亿元;数字经济产业锚定直播电商、跨境电商下功夫,持续深化数实融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7.3%左右;生命健康产业重点围绕医药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发挥省药监局审评核查常熟工作站、市生命健康产业创新服务中心作用,加快科创成果转化和项目集聚,规上产值增长8%。

  推动两大服务业“提档”、强赋能。生产性服务业聚焦检验检测认证、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物贸等领域,既满足“3+5”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又逐步形成专业化、特色化的产业集群;文体旅产业全面整合山、水、古城等资源,打造精品赛事,发展品质旅游,既提升城市经济活力和形象内涵,又为吸引优质项目、高端人才提供助力。

  2.全面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坚持存量增量并重,更大力度支持扎根常熟的优质企业固本、焕新,稳住基本盘、实现新突破。推进智能化改造。以“智改数转网联”为抓手,在规上企业全覆盖的基础上,推动更多有基础、有意愿的存量企业转型突围,争创苏州市级以上荣誉标杆200个,新增工业机器人2500台(套)、工业互联网应用(上云)企业100家、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示范企业30家。推进高端化转型。加强“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和专业辅导,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0家;强化优质企业上市的全周期政策扶持,新增上市挂牌企业2家,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额不少于20亿元。推进绿色化发展。强化绿色技术创新引领,落实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差别化政策,加快推动优质企业做大做强、落后企业淘汰退出;稳步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推动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降碳增效,扩大绿证交易规模。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新增“江苏精品”“苏州制造”认证产品不少于4个,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不少于12项。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968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