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我们以为民造福的初心使命,惠民生、暖民心,推动社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46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按时序推进。教育事业扩容提质,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建瓯四中等5所学校投入使用,城区七年级招生数首次超过乡镇;城区集团化办学改革、智慧教育项目扎实推进,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数量升至南平首位;开通农村学校周末班车线路22条,入选全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教改基地县。医疗水平持续提升,组建“4+N”全民健康网格服务团队111支,成立省级“名医工作室”,与省肿瘤医院、省附一医院合作办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养结合项目投入使用,建州新区医院等项目有序推进,市立医院入选全国“千县工程”综合能力提升医院,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体育活动精彩纷呈,承办省青少年蹦床锦标赛、全国桨板公开赛(建瓯站)等重大赛事。社会保障持续完善,建成零工市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月825元;建成省级长者食堂、三星级幸福院18个,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小桥“幸福里”社区投入运营,瑞颐老年公寓开工建设;殡葬服务中心全面投入使用。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积极有为的奋斗姿态,敢担当、善作为,推动政府效能发生务实变化。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决落实市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议案3件、建议95件、提案75件。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纠治“四风”,推行“审巡纪”联动监督,率先在南平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审计监督机制,运用“三化五定”平台督办问题228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成立“助企纾困”领导小组,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模式解决不良资产和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南平首例企业成功破产预重整;实行“免申即享”惠企政策42项,推行“拿地即开工”“验收即交证”“交地即交证”,在南平率先推广投标保证金减免政策。行政执法改革扎实推进,第二批行政执法事项赋权乡镇142项、街道176项,被确定为全省乡镇(街道)片区联合执法试点,小松入选南平唯一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建设试点。创新投融建模式,建设乡镇干部周转房项目5个。平安建设不断增强,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投入使用,推行网格化+“四理”工作法,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破获全省首例涉依托咪酯犯罪案件;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清退城区非法营运三轮车535辆,打赢三轮车整治“攻坚战”。
此外,国防人防、拥军优属、退役军人、民族宗教、统计、史志档案、外事、侨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回顾这一年,成绩来之不易、成之惟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南平市委市政府和建瓯市委的坚强领导、精准决策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团结协作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瓯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建瓯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正视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主导产业带动区域发展作用不够突出,产业链条偏短;“大好高”项目不够,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较突出;教育、卫生、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均衡、不充分;部分干部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执行力、创造力、攻坚力等能力还需提高。对此,我们一定直面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破解。
二、2024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政治,恪尽职守,毫不懈怠,以“进”的姿态夯实“稳”的基础。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南平、对建瓯重要嘱托,紧密围绕南平市委市政府和建瓯市委的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向北主动融入“环带”建设,向南积极对接福州都市圈,奋力打造文化生态融合发展示范区,走出一条具有建瓯特色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实现新一年的目标任务,需要我们承压负重、跳起摸高,把总量做大、把家底攒足,重点做好以下7个方面工作:
(一)不断巩固实体经济发展基础,着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竹”向高层次提升。推进全国竹林“四库”示范区建设,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竹笋)标准化生产基地80.1万亩;加快“以竹代塑”发展,创建省级竹材料创新中心、南平机械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提升竹工艺设计水平;持续打造2500亩食品精深加工园区,发展“笋+”为主的预制菜产业,七贡食品、好之味建成投产;持续铸长竹产业链条,建设竹材物理分解点42个,新入驻竹材初级加工园区企业7家以上,启动“两徐”国家级竹经济产业园丰乐园区1000亩台地开发,美新科技、美和家居等重点项目竣工投产;编制发布“新华·武夷笋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打响“中国笋竹之都”品牌。
推动“酒”向大品牌迈进。推进福酒产业园、中华福酱文博园、双龙戏珠白酒扩建等项目建设,力争酱酒年产能提升至2.3万吨;持续办好福酒高质量发展大会等活动,推广酿酒高粱种植,积极引进酒曲制造、酒包材等上下游企业,加快推进文创街区等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深化与中轻联、中酒协等单位合作,建设白酒检验检测中心,制定“山海酱酒”行业标准,提高“中国山海酱酒之城”知名度,申报“世界美酒特色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