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福建省)邵武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2月27日)

  (一)着力壮大实体经济,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实施企业培优扶强行动。坚定不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重点围绕“1+3”绿色生态产业,育龙头、强链条、聚集群。坚持抓大育小、梯度培育,支持骨干企业开展产业链垂直整合和跨领域横向拓展,争当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坚持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群引链,着力引进一批强链补链固链项目,强化上下游协同发展。支持科润科技、亮晶晶等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争创更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力争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支持帝盛科技、鑫森炭业等企业加快上市进程。推动形成以“链主”企业为牵引,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为中坚,创新型中小企业为支撑,大中小企业融通的产业生态,切实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实施产业优化升级行动。围绕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242”产业提质增效。坚持新老并举,大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智改数转”。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省级氟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为载体,支持企业与福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加快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出台创新激励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开展数字化应用创新,打造数字车间、无人工厂;推动食品加工、新型轻纺、机械装备、竹木加工等传统制造业“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推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改造升级、更新迭代,加快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以“武夷竹立方”区域公用品牌为牵引,培育打造区域竹材集中备料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工程竹材研究(孵化)中心,全面推行循环化生产方式,提升循环利用水平,推动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平台提档升级行动。围绕专业化、绿色化、智慧化目标,以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美丽园区为抓手,深化园区标准化建设,加快推动危化品停车场、智慧园区(三期)、城郊园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公共服务配套水平,推动金塘产业园安全风险等级达D级标准。健全完善入园项目联合评估预审机制和入园负面清单制度,大力推广标准厂房、多层厂房、定制厂房,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亩产效益。深入实施“才聚邵武”行动,深化校企地联动,加大人才招引培育力度,通过“订单式”“学徒式”培养,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强企业家、科研人才、产业工人“三支队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着力扩投资促消费,以更大力度释放内需潜力

  全面扩大有效投资。持续深化项目攻坚,围绕五大体检、环带建设、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新基建等方面,谋划储备一批优质项目,全面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和成熟度,加快世遗1号风景道、316国道改线、周源水库等70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三爱富(二期)、格林生物等13个项目竣工投产,提速温武吉、昌福(厦)铁路等前期工作。持续深化“一把手”招商、“链主”招商,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基金撬动作用,完善推进有效投资的项目协调机制,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鼓励和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补短板项目建设,进一步释放民间投资活力。

  全面提振消费需求。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进一步完善数字新基建,支持企业创新数字应用,开发智能家居、国货“潮品”,发展电子商务,拓展新型消费;持续开展“全闽乐购”等促消费专项行动,提振新能源、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传统消费升级;加强旅游营销,发展夜间经济、首店经济,进一步培育新兴业态,优化消费环境,激活人民广场、恒华金街、西门街区等商圈活力。深化拓展“房票”政策,支持开发立体生态住宅,更好满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全面提升服务业水平。主动融入大武夷文化旅游圈,强化全域资源统筹、要素互补,推动景区连通更加便捷、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沿线景观更加靓丽。加快紫云湖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二都养生谷等项目建设,围绕时令节点,打造一批“轻旅游”“微度假”“线上游”精品线路,推出一批特色伴手礼,力争全市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分别增长8%、10%。深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建设,加快电商企业培育,力争全年新增电商企业10家。扎实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打通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双向快捷通道,争创全省“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县。扩大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支持家政、养老、托幼、教育培训、现代物流、科技金融等服务业扩容升级。

  (三)着力绿色低碳发展,当好生态文明建设“优等生”

  以更高站位扛牢“护绿”责任。持续深化河湖长制,滚动实施一批水土流失和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确保主要流域水质稳定在II类以上。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深入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治,打好城市扬尘污染整治攻坚战。深化土壤体检,扎实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整治,规范固废危废医废利用处置。

  以更大力度加快“扩绿”步伐。全面落实林长制,接续实施“五大行动”和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项目,深化“四防一提升”联动保护机制,强化富屯溪流域水系综合整治。加快推进世遗1号风景道建设,统筹抓好沿线生态重构、林分优化、林相改善,激活风景道沿线“沉睡”资源,做优做大风景道经济,增添绿色发展动能。谋划实施更多EOD项目,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以更宽视野探索“转绿”路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节能降碳技术应用,有序腾退落后产能,打造一批多层次、多类型的低碳试点,力争新增绿色工厂2家以上。健全“森林生态银行·四个一”林业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巩固拓展“一元碳汇”试点成果,探索建立全市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储备库,扎实推进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建设。倡导绿色消费,打造更多绿色低碳应用场景,推动形成简约适度、文明健康生活新风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953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