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度。凝聚“全民参与”的创建合力,深入开展十个专项整治提升行动,集中攻坚城市顽疾,不断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聚焦“两违”整治,完善源头发现和管控机制,狠抓控违拆违,坚决遏制新增违建。深入开展党建引领物业融入基层治理三年行动,规范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持续推进扬尘污染、餐饮油烟、文明养犬、噪声扰民、违规停车等专项整治,着力打造一批规范片区、特色街区、模范小区。加强公厕、垃圾中转站、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管理,扩大整镇垃圾分类试点范围。加强城市管理数据汇聚共享,切实提升市政管理、应急指挥、文明创建等各领域智慧管理水平。
提升城市文化辨识度。坚持以文兴城、以文塑城,加强“海丝三宝”等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速五大文旅项目和海岸带特色酒店群招商建设步伐,加快宝盖山、永宁古卫城、八卦街、华山古民居等景区招商运营,努力建设国家级滨海旅游休闲名城。积极开发海丝、美食、乡村、滨海休闲等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加快打造一批夜间文旅、观光工厂、康养体育、生态旅游、特色民宿项目,完善游客中心、停车场、智慧旅游配套,鼓励举办大型旅游节、文化节、美食节、音乐节,不断丰富“文旅+”业态产品。深化美食文旅融合发展,推进《山家清供》菜肴复原工程,打造“宋元海丝宴”沉浸式应用场景,持续做强闽菜地标城市招牌。抓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办好文化惠民剧场、广场艺术节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移风易俗,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提升生态环境友好度。健全动态清零机制,坚决完成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开展污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提升大会战,加快提级改造高新区、锦尚、海洋食品园污水处理厂,推动市区主干道沿线污水管网提质增效,完善一批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努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持续推进入河入海排口排查整治,强化黑臭水体、水产品加工污水排放等重点领域治理,确保河道水质稳定达标。深入实施林长制,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新增植树造林1000亩,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对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推广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等发展方式,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行动,营造绿色发展全民共识。
(四)着力推动全域共富,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成果红利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开展擂台大比拼活动,启动蚶江、锦尚整镇试点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抓点连线扩面。严格落实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任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新增高标准农田800亩,将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1.66万亩以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村财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新培育集体经营收入超百万元村5个以上。深化“五个美丽”建设,加快推进“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项目,加强“裸房”整治,严格落实新建农房“带图审批”,逐镇成片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离,打造一批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样板。持续做好闽宁协作、对口帮扶工作。
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打造“家门口的优质教育”,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施28个、总投资33.9亿元的教育项目,新增学位4200个以上。深化集团化办学,实施8个“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项目,办好办优泉州五中教改基地校、树兰高中。全面实施“鸿·雁”强师赋能计划,启动校长职级改革,提升校长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引导闽南理工学院、泉州纺织服装学院、泉州海洋职业学院加快应用转型,稳步推进鹏山工贸学校、福建技师学院石狮校区扩容提质,促进产教融合发展。大力巩固“双减”成果,优化课后服务,改进体育美育劳育,加强学校安全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完善全民健康服务体系。支持市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加快市医院科研教学楼、子英医院、花园城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等项目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深化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改革,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落细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狠抓卫生人才引进培养,强化“8631”学科建设,不断提高医技服务水平。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积极承办体育赛事活动,办好半程马拉松赛,提升6个体育设施工程,新建6条健身路径,让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增强社会保障托底功能。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推进零工市场等平台建设,加大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组织职业技能培训2800人次以上,健全灵活就业群体劳动保障体系。用心回应“一老一小”关切,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大力培育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建成长者食堂5个以上,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生育支持政策,扩大普惠性托育机构覆盖面,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全面落实“两纲”“两规”,大力支持广大妇女建功立业,积极创建省级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健全分层分类救助体系,强化城乡低保、残疾人关爱、大病保险等托底政策,统筹发展好社会救助、慈善公益等事业,不断擦亮“大爱石狮”品牌。
狠抓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全面建成市、镇、村三级社会治理中心,配齐网格服务管理团队,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启动建设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深入开展房屋结构、道路安全、高层建筑消防、燃气管道、渔业船舶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持续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推进“一品一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力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抓好全国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县建设,积极推广“和润狮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深化退役军人事务员新职业试点,全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认真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