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坚持文化强区,千年古邑特色文旅事业不断繁荣
以纪念长乐建县1400年为重要契机,聚焦省级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文创走廊创建,深入宣传展示长乐历史文脉和城市形象。文化底蕴更厚,长乐番薯种植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长乐修园堂获批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单位,举办首届中国董奉中医药文化大会暨第三届海峡岐黄论坛、中国农民丰收节长乐主会场暨第八届青山贡果文化节、首届福州番薯文化节暨陈振龙番薯文化节、首届中国海蚌旅游文化节;梅花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完成古县衙、南阳陈氏宗祠等重点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修缮及活化利用项目20个。文旅产业更火,构建“一心二核三廊九片区”文旅产业布局,海滨旅游区下沙片区于“五一”假期对外开放并跃居全省十大热门景区,网龙网络、金德尚黄金入选福州首批文化企业十强。高水平组织“遇见梅城”“月满华诞 家国长乐”等文旅活动,提速梅花古城、猴屿全域旅游、南阳红色景区、洞江湖首钻欢乐世界等文旅项目建设。文体品牌更亮,承办第六届“吴清源杯”世界女子围棋赛、中国桨板冠军赛、中国足球协会杯第一轮赛程等大型赛事,在杭州亚运会上摘得福州首金,在第十七届全国武术之乡比赛、中华龙舟大赛、市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等赛事荣获佳绩。高标准举办新春焰火秀、《千年古邑 长安久乐》主题成就展、主题雕塑《航》、文艺晚会、灯光秀等纪念长乐建县1400年系列活动,发布《长安久乐》《一生长乐》等原创歌曲,编印出版《长安久乐》《福见长乐》《长乐古民居》《长乐古桥梁》《长乐古石刻》《云游长乐》等书籍;区图书馆连续四届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区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入选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七)坚持民生优先,千年古邑宜居宜业幸福感不断增进
聚焦省级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持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82.5%,66个民生补短板项目完成投资34.5亿元,17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投资8.6亿元。健康长乐持续推进,深化集团化办医,区总医院建设及探索实施编外人员备案制管理、长乐社区健康驿站等经验做法在全国示范推广;市疾控中心新址、华山医院福建医院二期等建成投用,区人民医院、中医院整体搬迁投用,新增床位510张,区妇幼保健医院、航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快搬迁,全域医疗资源得到进一步盘整;区人民医院在全省县区级医院率先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创伤中心成为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成员单位。全省首家检验门诊在华山医院福建医院开诊,区妇幼保健院HPV实验室、区公卫体检录入系统等建成投用;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18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基本标准;中医馆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中医诊疗设备实现242家村卫生所全覆盖;落实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九条措施,设立名医工作室(站)19个。“一老一小”幸福托稳,新建长乐(者)食堂5个、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改造提升农村幸福院12个,新增养老床位360张,为1.5万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开展老年关爱活动170场,区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加快建设;长乐未成年人保护教育基地正式开馆,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入选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创建单位,新增托育机构3家、普惠性托位165个,开展“福蕾行动计划”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服务儿童1.9万人次。就业社保提质扩面,组织开展“鲲鹏展翅竞吴航”“春风行动”“就业夜市”“天天招聘”等活动,新增城镇就业6800人、职业技能培训5000人;推行公积金逐月冲房租政策,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金、残疾人“两项”补助资金1.2亿元,受益群众16.2万人次;区慈善总会、红十字会、教育发展促进会、计生协等社团组织累计发放救助金4300万元,受益群众6.2万人次;大东海实业入选中华慈善奖捐赠企业表彰名单。
(八)坚持美丽长乐,千年古邑滨海城市底色不断擦亮
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扎实推进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闽江河口湿地正式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闽江河口湿地生态保护及入侵物种综合治理入选全国山水工程首批优秀典型案例,滨海新城砂质海岸生态减灾入选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滨海新城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完成入海排口溯源,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到考核要求。坚持全域治水,策划生成106个总投资约229亿元的“水美长乐”项目,长限生态补水泵站、东区水厂水质提升、下沙河和梅花河清淤等工程竣工,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城区污水处理厂二厂等18个项目加快推进。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河长日”,成立幸福河湖促进会,建立全省首个县级智慧水利系统,打造示范河道35条,整治入河排污口3437个,河长制工作和水质指标达标率均居全市前列,入选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区。全面落实“林长制”,植树造林953亩,封山育林13501亩,改造低质低效林和疏林地11387亩。福州新区集中供热工程管网加快建设,松下片区全部实现低压蒸汽集中供热。加强扬尘治理,全年空气优良率居城区前列。扎实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六清一改”“五个美丽”等行动,完成村庄规划编制23个,处置“两违”219宗、拆违12.5万平方米,建设“绿盈乡村”高级版4个、中级版12个,新建美丽乡村庭院310户、微景观115处。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生活垃圾日处理规模超900吨。
(九)坚持平安长乐,千年古邑安全发展防线不断筑牢
坚持“数字化+网格化+信息化”,创新开发“乐聚力”数字党建、“乐在线”人大智能互动、“乐协商”数字协商议政等云平台,“乐和解”调解纠纷受理4690件、解决率达96.9%,长乐区数字乡村平台猴屿示范乡开通,区智慧禁毒运营中心挂牌成立,区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即将竣工。团区委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区侨联获评全国侨联系统先进组织,江田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获评全国金牌调解组织,区供电公司志愿服务队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漳港百户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营前长安村、航城洋屿村入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吴航西关社区“520”近邻服务入选全国社区治理十大优秀案例。全面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深刻汲取“11.10”安全事故教训,深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燃气、有限空间、工贸行业等领域专项整治。区政府与东海救助局福州救助基地签约深化共建安全合作。积极应对“杜苏芮”“海葵”等台风,落实灾后民生救助保障,重建修缮受灾群众房屋333户。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分层分级包保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超1万家,接入“阳光餐饮”平台餐饮服务单位超2400家。抓好“八五”普法、扫黑除恶、平安长乐、信访维稳、应急救援、双拥共建、禁毒、社区矫正、电信诈骗等工作,防范化解金融、房地产、工人讨薪等风险,社会大局保持安定稳定。国防动员、拥军优属、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人防、海防、工青妇、老龄、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科普、气象、防震、保密、档案、政务公开、全媒体传播、新闻出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