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更可持续的富民增收。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发展壮大农村致富能手、职业经理人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6个,为农民提供更多“家门口”就业岗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因地制宜发展农事体验、民宿餐饮、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促进农民增收、资产增值。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加工业向农村延伸、新技术向农村推广,积极盘活农村优质存量资源,探索商贸文旅、村企合作等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4个。
四、丰富新内涵,增创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文明新优势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以更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统筹城市组团空间布局、功能设施,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崛起高铁新城。完善幸福路下穿通道、育才路等路网配套,晶祥苑二期、水晶家苑一期安置小区建成交付,提升要素集聚力、人口承载力和发展辐射力。做优滨河新区。实施石安河生态综合整治,稳步推进城北片区贯庄城市更新,振兴路、幸福路、花园路北延建成通车,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功能品质。精塑水晶小镇。编制片区控规和商务新区城市设计,深入对接城市综合体项目,有序实施直播电商产业园、金融大厦建设,全力打造具有现代气息的城市地标。加快旧城出新。启动郑庄地块城市更新,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0个,实施雨污分流改造30公里,建成口袋公园8个,焕发老城区新活力。
以更强管理涵养城市文明。做精做细城市管理、做美做靓城市形象,共同托起城市文明新高度。推动面貌更优。增强城区卫生保洁、生活垃圾清运能力,加大禁违拆违力度,提升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管理水平,解决一批市容环境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品质更高。深化物业企业诚信建设,建成垃圾分类达标小区75个;完善公共交通、星级公厕等生活配套,新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426个,促进城市品质与群众幸福感同步提升。推动秩序更好。广泛开展市民素质提升行动、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引导居民遵守公序良俗、践行文明礼仪,让城市由内而外散发文明气质。
以更优业态激发城市活力。多措并举拉动消费回暖和潜力释放,重燃城市“烟火气”。扮靓水晶名片。启动建设水晶加工产业园,建成投用进口水晶原石集散区,上线运行水晶行业信用评价系统,促进与上海珠宝交易中心合作,不断提升产业层次、拓展文化内涵、扩大国际影响。丰富旅游业态。因地制宜布局休闲旅游、高端服务等现代产业,推动羽山生态旅游开发、鹿萌萌乐园等项目建设,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山水美”引领“全域美”。做强电子商务。放大“交邮共建”物流优势,引导更多特色农产品“触网上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县通过终期验收;完善线上医疗、送餐、旅游等服务保障网络,提高市民生活便利度。推动建筑业发展。支持本土建筑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建筑工程招投标监管,完善行业市场准入和清出机制,提升县域经济贡献度。
五、展现生态美,增创有形有感有得的美丽东海新优势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擦亮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名片。
在治污上攻坚,加快实现天蓝水清土净。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多措并举守住蓝天。坚持“以克论净”,开展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三源齐控”,推进砖瓦行业达标整治,实施燃煤全域管控,严查严处露天焚烧,落实落细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PM2.5浓度、空气优良率达到省定目标。持续发力守好碧水。坚持水岸同治、源头管控,重拳整治涉氟涉酸企业偷排漏排,加强农田退水、畜禽养殖等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消除国省考断面降类风险。精准施策守护净土。持续开展打击盗采筛洗砂石专项行动,加强危废和一般固废全流程监管。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
从源头处发力,全面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生态容量。加快生态修复。推进石梁河水库生态治理二期,做好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后半篇文章”;实施安峰山矿区生态修复,启动水库系统治理一期工程;加快羽山山体宕口消险、道路修缮,扩大植被覆盖,推动古山展生机换新颜。筑牢绿色防线。科学推进国土绿化行动,高标准实施植树造林,新增城市绿地4.9万平方米,创建西双湖国家湿地公园。完善环保设施。健全镇村污水处理厂运维机制,扩大配套管网覆盖面;推进城南污水处理厂建设,建成投用餐厨废弃物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
向绿色化转型,坚定走好低碳发展之路。严格实行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引导企业智能化转型,新增省级绿色工厂1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动态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深化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实施水电气价格差别化政策,持续压降单位GDP能耗。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强化公共机构、建筑工程、交通运输节能管理,引导广大市民从节水节电、绿色消费等日常做起,形成绿色生活新风尚。
六、全力固底板,增创全域全时全民的安全稳定新优势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