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专业园区建设。突出专业园区“主阵地”作用,统筹园区的空间布局和产业规划,完善国有、民营、龙头企业三类专业园区分类指导管理机制。加快软件园五六期、中电海康二期、朗新科技产业园二期、海尔物联生态网示范基地等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产业集聚区规划实施,打造8个千亿元规模的地标性产业集聚区,形成决战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街道产业园区“三优化三提升”,拆迁腾换工业用地2158亩、“二优二”3953亩。尽早规划建设一批工业载体标杆示范区,开工建设100万平方米,竣工投用50万平方米。发挥“产业链+生态圈”乘数效应,扎实推进SK海力士中韩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圈、华虹集成电路生态圈科技园、朗新科技产业生态圈等龙头赋能型园区建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入选获批的各类示范园区、试点园区更要加紧实施、大步向前迈。
着力做强产业集群。增强数字经济引擎动能,发挥好应用场景的牵引,大力发展高端软件和数字创意,提速建设5G网络、数据中心、车联网等“新基建”,物联网产业产值达到2800亿元,提升“中国物联网第一区”首位度。加速突破集成电路设计与半导体装备两个领域,实现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均衡发展,产业产值突破1350亿元。重点发展创新药物及制剂、医疗器械及诊断试剂、智慧医疗及健康服务,建成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推动高端装备智能化转型发展。依托国家级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汽车电子、动力系统附件等新兴细分产业。大力发展新一代光伏组件及高端装备、锂电池及正极材料、氢燃料电池,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加快研究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具、可穿戴设备、柔性显示、3D打印等可能的万亿级产业,争取尽快布局、尽快入局。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做好业态提升、市场改造、文旅IP打造等文章,推动消费持续恢复,鼓励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加强商业、文化、体育、健康等消费跨界融合。
打响营商环境品牌。推动政策集成创新,加快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以及省市区配套政策落地落实,不断完善惠企政策体系,持续提振企业信心,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聚焦工业经济、房地产市场、社会消费等关键环节,构建形式更灵活、渠道更丰富、供给更精准的公共服务要素配置体系,解决好企业融资用工用地用能等难题。持续用好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企业、企业家座谈会、走访调研等工作机制,运作好稳增长服务、“两链”护航等专班,力保企业所需“件件有着落”。摸清经济发展“家底”,扎实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弘扬新时代锡商精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加强新生代企业家队伍建设,让民营经济大显身手。
(二)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激发发展活力
切实把创新作为构筑长远发展优势的必然选择,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发挥最大能量,持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提升。
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做好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借助外部科研力量,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举全区之力推进应用性基础理论研究,下定决心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发挥政府“超前引领”作用,鼓励引导支持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让科技企业和各类人才在科技创新大潮中挑大梁、当主力。积极培育科技创新“热带生态雨林”,构建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服务体系、资源要素供给体系,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全面激发创新活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百企引航、千企升级”行动,引进具备核心技术能力、比较优势明显的科技企业2000家以上。立足产业创新与时俱进的需求和实际,不断调整和出台定向精准的支持政策,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形成高企、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多层次的培育体系,新增市级以上“三类企业”300家、“专精特新”企业100家,其中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0家,通过国家高企认定550家。以“智改数转”为抓手,全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金量。更大力度推动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上市,完善后备梯队培育联动机制,新增上市过会企业3家以上。在土地、资金、政策等资源要素的供给上,更多向科技型民营企业倾斜。
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持续擦亮“才到高新更精彩”人才品牌,出台人才强区实施意见,完善升级飞凤人才“1+X”政策体系,强化高新人才发展集团市场化配置功能,探索成立人才实训学院,支持区内省部属科研院所创新发展,推动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打造产教联合体、提升办学层次,加快国内外海外引才联络站、海外人才飞地和离岸研发中心建设,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超1000人,培育高技能人才2700人,引育领军人才创业项目200个。激励本土人才创新创造,加强优秀企业家培育培养,拓展“人才贷”“人才投”等人才金融服务产品,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让新吴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实现梦想的热土。
聚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坚持产创一体,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建设省级、国家级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争创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积极申报省集成电路先进封装与系统集成技术创新中心,努力争创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特殊食品)、无锡北京大学电子设计自动化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建好北大、西安交大未来技术学院,以平台导入项目、以平台导入人才。探索“企业出题、科研机构答题”的新模式,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支持中小微企业积极应对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变化,加入创新联合体,弥补自身科研能力不强的短板。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科技企业培育体系。用好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科创飞地,建立资源要素联动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实施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方案,发挥知识产权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