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说明的是,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疫情、汛情、旱情等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县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指标虽然增长较快,但低于年初计划。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总量偏小,收支矛盾较为突出,保障支出的压力较大;产业结构仍然不优,产业质效有待提升,主导产业培育仍需持续发力;民生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优质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还存在差距,困难群体兜底保障任务依然繁重;防范风险压力加大,化解金融风险、稳定安全形势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少数干部跑政策、争项目的意识和能力不足,抓落实的韧劲狠劲有待加强。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拿出过硬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3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县委十六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加快建设“四大品牌”,全力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寻乌的新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为实现上述目标,县政府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滚石上山的拼劲、滴水穿石的韧劲和逢山开路的闯劲,全力抢抓机遇、干出水平、拼出实效,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稳”字当头,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稳投资、稳消费、稳主体,保持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良好态势。
1.大干项目扩投资。加大北上对接争取力度,谋划争取一批专项债券、预算内投资、政策性开发性基金项目,力争跑项争资突破40亿元。做实做细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抽水蓄能电站年底开工,赣安寻高速于“十四五”期间动工建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千方百计破解资金、土地、林地、能耗指标等瓶颈制约,全力加快166个“八大行动”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135亿元以上。深化国资国企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做大做强国有平台公司,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建设,充分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2.提质扩容促消费。深入推进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0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5.2亿元。鼓励开展促消费系列活动,实施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行动,加快恢复住宿、餐饮等接触型消费。优化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高端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完善提升城乡现有商业设施,丰富国际商贸城和幸福小镇业态,推动丽景百汇开业运营,打造1个高品质夜间消费街区。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引导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确保电商交易额达13亿元以上。依托瑞梅铁路寻乌站,谋划建设瑞梅铁路综合物流园,引进培育一批商贸物流企业,打造赣粤闽三省物流集散中心。
3.纾困解难育主体。深入推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三年行动,健全完善市场主体网格化帮扶机制,以更大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新增市场主体4000户以上。全面落实各项惠企纾困政策,畅通政策兑现机制,力争为市场主体减负5亿元以上。加快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用好过桥资金、担保贷款以及“五个信贷通”等金融支持工具,扩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促进市场主体融资增量、扩面、降息。加大客服产业招商、招工力度,举办客服相关活动,提升“做客寻乌、云服四海”知名度。扎实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摸清全县家底。
各位代表,我们深知,大疫三年,全县人民、各行各业都承受了极大的压力,承受着诸多的约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寒冬已经过去,春天已经来了,我们将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来,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让各类市场主体专心创业、安心经营、放心投资。
(二)锚定“三个百亿”,挺起县域工业脊梁
坚持大抓工业不动摇,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确保全年工业营收达140亿元,力争150亿元,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一倍。
1.壮大产业集群。按照“产品终端化、产业高端化、工厂智慧化”发展方向,着力打造机电设备制造、稀土新材料和锂电新材料三大百亿产业集群,建设“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机电设备制造产业重点做精做强空压机、汽配、滤清器等产业链条,加快永欣、佳众、正永、通驰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营收达55亿元以上。稀土新材料产业重点争取恢复稀土绿色矿山开采,引导现有稀土企业向高性能材料、永磁电机延伸发展,推动恒源科技、通诚稀土满产达产,泰安新材料、鑫舟磁材竣工投产。锂电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锂电池回收利用及锂矿加工,加快金圆控股、恒宏、兴美等锂电项目建设,支持环球陶瓷向锂矿深加工、正极材料转型,确保年综合处理废旧锂电池10万吨以上,力争碳酸锂产量达1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