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西省)兴国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4日)

  (四)加快城市能级提升,彰显魅力兴国新形象

  坚持以绣花功夫雕琢城市节点,完善城市功能,让城市品质与品位兼具、精细与优美共存。

  强化城市规划。高标准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应用,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用好“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加快城区开发边界内控规全覆盖。编制住房发展、海绵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专项规划,优化提升沿江沿路节点规划。强化空间规划刚性约束,严厉打击未批先建、偷建抢建等违法违规行为。

  提升城市品质。实施片区更新提质工程,开展潋江之春、城南小区等7个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富源街、和睦等城市片区整治,启动部分重点路段杆线下地。实施城市功能优化工程,启动新市民中心、和睦片区五星级酒店、坝南片区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抓好二手车、汽车销售等专业市场建设,推进潋城、自来水公司停车场建设。实施节点景观提升工程,抓好模范大桥、潋江大道、将军园、五福广场、中心花园等城区重要节点改造,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口袋公园”和街头绿地。实施城区道路畅通工程,持续推进长征大道、滨江西大道南北延伸项目建设,优化红军大桥等重要路口交通组织。

  精细城市管理。纵深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积极探索城中村管理新模式,常态化开展人车分流、按道行驶、出店经营、车辆停放、户外广告等专项整治,提升城市管理秩序。继续实施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完成12个黑臭水体点治理,城市污水收集率达40%以上。加快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处置项目建设,深入推进主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推进“数治兴国”项目,建成城市运营指挥中心,贯通城管、公安、综治、市监、环保等数据应用,逐步推进城市治理数字化、现代化转型。全面启动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抓好“微管理”“微服务”,提升城市卫生文明水平。

  (五)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绘就“五美”农村新图景

  全面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提质提效现代农业。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推进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实水稻、油菜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完成水稻播面69万亩、总产达25万吨以上。实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年内蔬菜播面达21万亩、芦笋播面达1万亩,完成油茶林新植改造1.8万亩、烟叶种植1.23万亩、脐橙标准果园认定2万亩以上。积极推动茶产业绿色发展,高标准建设富硒茶叶基地3000亩,培育“兴国高山云雾茶”区域品牌。启动预制菜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加快推进食品产业园、智慧冷链物流产业园建设,大力推动生猪、家禽、果蔬全产业链发展,年内力争培育预制菜企业1家以上,新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创建市级高标准富硒产业基地4个以上、粤港澳农产品供应基地2个以上。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推进美丽乡镇建设五年行动,接续实施鼎龙、杰村、兴江、隆坪等乡镇圩镇提升改造项目。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全域铺开美丽乡镇、村庄、庭院创建,探索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实施“两水共治”,建成乡镇污水设施建设项目(二期),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9.5%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0%以上。完成65个重点村庄规划编制,加强农村建房和建筑风貌管控。实施县乡道路提质三年行动,推进19个建制村通双车道、31座危桥改造等项目建设。继续推进洋池口水库、长龙水库应急备用水源等项目建设,完成山塘整治111座、新建35座,上半年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服务全覆盖。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大力推动移风易俗,让农村更美、乡风更淳。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聚焦“三落实一巩固”,把牢“监测预警、识别纳入、精准帮扶、风险消除”四个关口,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继续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优化项目安排,确保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达60%以上。持续落实“五个一批”措施,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确保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增收途径不减、成效不降。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力争90%以上的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20万元。

  (六)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展现绿色发展新面貌

  坚定不移落实“两山”理念,厚植生态底蕴,推进绿色发展,在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上争创样板、争当一流。

  严格污染防治。全面推进新一轮“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以更高标准打好“三大保卫战”。加大对餐饮、制砖等涉气企业监管执法力度,强化工地扬尘综合治理,严格VOCs重点行业环评审查,确保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每立方米25微克以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7.1%以上。加强长冈水库等饮用水源地巡查管理,继续开展畜禽养殖污染、城乡黑臭水体及污水直排问题专项整治,确保出境断面和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率均达100%。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加强固废处置和综合利用,推动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以上。

  加强生态修复。开展矿山修复“扫一遍”行动,抓好14个废弃矿山综合治理,落实采矿权延续、变更登记实地踏勘联审制度,年内完成修复面积200亩以上,创建绿色矿山2个。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完成25平方公里、10个生态清洁小流域工程建设,争创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持续抓好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加快森林防火带建设,年内力争完成改造面积10万亩以上。深入开展湿地保护专项行动,建成方太、枫边等一批小微湿地。推进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争取区域性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二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549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