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韧不拔推项目,加速发展动能新引擎
一是开足马力,迸发项目产能。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思路,构建更加科学系统的全周期服务机制。项目谋划应储尽储。建立项目滚动接续储备机制,形成分规模、分领域、分业态的重大项目库。项目推进应快尽快。建立全方位服务、全流程管理、全过程督查机制,全力推进总投资1375亿元的131个区级重大重点项目建设。项目争资应争尽争。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项目谋划,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管网建设等9个重大项目进入国家、省级项目库。着力抓好中长期贷款、财政贴息贷款申报,积极争取政府债券和各类专项资金。
二是增强动力,凝聚招商势能。实施招大引强工程,全力推动大范围、广领域的开放协同发展,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交流平台。扩大开放格局。加快承接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中高端产业转移,不断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强与杭州西湖、广州越秀交流,深化与宜春奉新合作。提升开放质量。瞄准世界500强、国内200强,紧盯央企区域总部、结算中心,全面绘制动态招商地图,完善靶向招商企业名录,每季度举办一次招商签约活动,全年引进各类项目200个以上。创新开放举措。全面梳理招商资源,整合闲置土地、闲置厂房、闲置楼宇等低效产业资源。发挥商会、协会桥梁作用,加强与省知识产权中心、省股权交易中心沟通对接,深化与省交投、江旅等省属企业投资合作。
三是激发活力,释放消费潜能。充分发挥成熟产业项目带动作用,力争把每个项目建成促内需、提消费的引爆点。增强消费体验。开展商圈品质提级行动,重振环八一广场、象山路沿线“最南昌”核心商圈。推进社区经济繁荣发展,开展社区邻里中心功能提质行动,推动“15分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塑造消费品牌。保护开发老字号品牌,振兴推广非遗文化,鼓励本土优秀品牌与国内知名消费品牌联动合作,重点推广一批本土消费品牌。实施赣菜品牌培育,打造一批本土“名店”,建成一批省级特色美食街。进一步擦亮华侨城文旅品牌,推动万豪酒店、曲水湾等后续文旅项目建设。繁荣消费氛围。“月有节庆、周有亮点”,全年组织各类活动不少于百场,全力打造全国性消费中心城市体验区。
(三)坚毅前行促改革,树立营商环境新标杆
一是向外引智,提升创新贡献率。围绕全市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建设,加快引智联强、创新驱动。厚植科技沃土。健全与南昌大学“产学研”平台建设,探索与“北上广”高校战略合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力争知识产权登记数量增长10%。培育创新森林。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依托区内国家级众创空间企服通公司,积极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力争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引导企业组建一批科技创新研发中心,力争技术合同年成交额增长10%以上。打造人才磁场。继续开展“百场校招”活动,新建一批“赣才归巢”工作站。设立人才奖励基金,分级分类建立人才“需求库”,建成“诚心”惜才、“真心”爱才、“匠心”用才的人才聚集高地。
二是向内延伸,提升改革精准度。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释放发展红利,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争创改革示范。持续全面深化改革,在财税体制、医疗改革、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努力形成一批在全省叫得响的改革示范。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现区投融资平台资产总规模突破100亿元。深化改革成效。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照通办”“省内通办”改革,推动高频事项集成化办理,确保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96%。推进区市民中心尽快投入使用,打造全省“一网、一门、一窗、一次”16改革亮点。强化“双随机+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推进全领域“首违不罚”。推动改革下沉。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推动医保、社保等服务下沉社区(村)一线。完善行政执法区、街两级赋权清单,加快建立权责统一、务实高效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推动自助终端设备下沉基层,推行“自助办、就近办”,优化“15分钟政务服务圈”。
三是向优而行,提升服务吸引力。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改革“一号工程”,以更暖心的态度、更放心的速度、更舒心的温度,打造最优营商品牌。搭平台。筹建区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完善非公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优化营商环境提优“110”投诉热线建设,完善“线上+线下”政策兑现平台建设,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切实提升群众满意率。建机制。以“五经普”工作为契机,建立全覆盖的企业服务数据库。多元化开展政银企对接会,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扶持力度。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服务,构建闭环问题管理清单,做到有事必应、无事不扰。惠企业。继续实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全年市场主体新增20%。深入开展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力争新增股改企业4家。加快健全企业梯队培育扶持政策,确保新增“五上单位”17500家以上,鼓励洪城商圈市场主体“个转企、小升规”。
(四)坚持不懈优环境,展现文明城区新魅力
一是建管并重,提升城市品质。马不停蹄加力建。全面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火车站西广场升级改造,推动孺子路综合提升、洪城路快捷化改造,推进子羽路综合改造,打通康北路等一批断头路。大力推行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实施朝阳新城雨污管网提升工程,实现该区域已改造老旧小区排水单元整改全覆盖。久久为功用力改。加快完整社区18建设,定期开展“城市体检”,不断完善人行步道、垃圾站等民生设施。加快启动象南小区等102个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深入开展C、D类危旧房和自建房专项整治。标本兼治尽力提。开展“无违建街”创建行动,加速销号存量违章建筑,实现违法建设“零增长”。深化“百街市、千路巷”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集中攻坚背街小巷、铁路沿线周边等重点区域。深入开展“马路本色”行动,持续推进每周六集中洗城活动,力争实现道路保洁达标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