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26日)

  (四)加快提升中心城市能级,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城市功能品质。滚动实施城市发展十大专项行动,彰显“小三城”独特魅力,促进“大三城”协同发展。全面推进古城、衢化、双西港、白沙、衢江城区等片区城市有机更新。开工建设浮石过江通道、青年人才公寓等项目,加快衢州客厅、体育中心“三馆”、顺丰智慧物流基地等建设,全面完成双叶线改造、南湖广场文旅综合体、礼贤未来社区等项目。统筹布局城市旅游业、高端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着力补强城市产业功能。以城市体检结果为导向抓实精细化管理,加强城市防涝、道路停车、垃圾分类等工作,开展物业管理突出问题治理,建设一批“席地可坐”的样板街区,创建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市、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增强县城承载能力。以工业市县一体化为牵引,推动重大产业项目优先向县(市、区)布局,全年制造业招商项目流转到县(市、区)不少于20个、实到资金不少于60亿元,支持各县(市、区)争创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和协同区,在“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中加快县域“工业再造”。支持各县(市)争创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工程省级试点,加快补齐产业配套、公共服务、环境基础等短板。实施高速公路市域一体“衢城畅行”工程,推行衢州牌照小客车市县城区通行免收费。抓好全域未来社区建设,加强运营主体培育,确保开工覆盖率40%以上、完工覆盖率25%以上。加快推动人口集聚。坚持产业聚人、服务聚人、环境聚人,统筹实施十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十万企业员工招引、十万大学生引育“三大行动”,加快集聚“扎根性”人口。稳妥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优化农民搬迁政策,谋划建设一批“万人集聚”共富安置区、百亩农民搬迁集聚点,完成自然村整村搬迁150个以上,新增本地农业转移人口4万人,加强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保障,确保留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推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向农村拓展。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招引市外企业员工2万人以上。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创建,引育青年大学生4万人以上。

  (五)实施农业农村十大专项行动,着力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责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134.5万亩、粮食总产量11亿斤以上。大力推进农业“双强”行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4%以上。依托各地特色产业资源,精心做好“土特产”文章,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农业主导产业全链条升级,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新建未来农业园区6家以上。狠抓百亿农业产业培育,探索发展“多县一业”,推动双柚、油茶、茶叶三大产业向“百亿级”进军。打造和美乡村建设全景。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快未来乡村连片发展实验区建设,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县1个、示范带2条、示范村(未来乡村)20个。狠抓城乡风貌整治提升,争创省级样板区4个以上,命名新时代富春山居样板区2个以上,完成农村杆线序化整治580公里。加强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推进衢派民居试点建设。新改建和提升“四好农村路”165公里,提高农村交通物流服务能力和安全水平。探索强村富民有效路径。深化“两山合作社”改革,完善生态资源入股分红机制,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2亿元以上。加快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建6个共富综合体,高质量培育40家片区化强村公司,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占比超过50%。做深做实“龙头企业+小农户”联结富民机制,鼓励发展共富果园(茶园)、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六)狠抓重大改革落地见效,着力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抓好政务应用系统的集约建设、互联互通,提升城市大脑支撑能力,公共数据平台数据共享满足率99%以上、有效利用率90%以上。突出急用先行、实战实效,围绕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育等领域,打造智能便捷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深化拓展国资国企改革。强化国企战略功能,着力做强主责主业、做优内控管理、做实要素支撑,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市属国企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分别超过2400亿元、1000亿元和160亿元,新设国企投资基金100亿元,新增AA+国企2家以上,力争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零突破”。统筹抓好各领域重大改革。拓展金融赋能改革,联动创建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和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加快打造千亿基金矩阵。抓好农村“三块地”改革,统筹做好确权活权文章,土地规模经营比例达到64%,盘活利用农房3000宗。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和乡镇(街道)法治化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动国防动员体制改革落地见效,争创省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七)深度融入“双循环”,着力构建开放包容的发展格局。推动开放型经济扩量提质。持续推进外贸提档升级,新增有进出口实绩企业200家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以上。全力争取批设衢州综合保税区,启动项目一期建设。支持企业加快布局境外营销网络,泛亚铁路冷链运营平台开行国际班列100列,跨境电商增长30%以上。实施外贸“回归工程”和利用外资“强基工程”,力争回归进出口额1亿美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0%以上。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打好提振消费“组合拳”,推动住宿、餐饮、零售、旅游等持续升温,促进大宗消费,创新消费场景,加快培育夜间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的增长点。迭代升级“三衢味”,着力打响“衢州味道”餐饮品牌。抓好鹿鸣半岛时尚文化创业园、爱琴海购物公园奥特莱斯、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等建设和运营,加快打造一批城市消费地标。推进多层次区域开放协作。创新开展省际合作,推动创建衢黄南饶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合作区,加快建设浙赣边际(衢饶)合作区,谋划打造四省边际“科创圈”、警务共同体、机场联盟和“二十四节气”联盟,提升“联盟花园”知名度和吸引力。启动四省边际多式联运枢纽港铁路专用线建设和货场搬迁,推进衢州智慧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加快打造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西延枢纽。抓好新一轮山海协作工程,深化“产业飞地”“消薄飞地”“科创飞地”建设,大力提升衢州海创园运营水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531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