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发展底线不断夯实。坚决抓好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改,清理复垦耕地6673亩。启动碳化硅、橡胶密封圈等行业整治提升,持续加强扬尘污染防控,空气优良天数由275天增加至297天。完成凤翔河生态补水工程,有序推进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实施6处废弃矿坑生态修复。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长宁、坊安2个公安派出所恢复运行,区域治安管理能力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进京到省走访数量分别下降40%、70%。政府和国企债务风险安全可控。统筹抓好防汛、防溺水、燃气安全等底线工作,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七)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坚持系统观、打好组合拳、抓住关键点,从制度建设入手,着眼打基础、利长远、立规矩、建秩序,创新推行新上项目初审论证、政府投资项目闭环式全流程监管、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进机制等18项制度,完善对上争资金争项目、“四上”企业纳统、招商引资等考核办法,系统推进财税体制、国资国企、要素配置等重点领域改革,政府各项工作更加规范高效,靠制度管事、按规矩办事氛围初步形成。大力推行“六要”工作准则[8],强化政务督查、考核激励,公开表扬先进、鞭策后进,给干事创业者撑腰鼓劲、让滥竽充数者无处遁形。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39件、政协委员提案85件。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再获全省第一名。“一窗通办”政务服务改革做法获省公安厅肯定并在全省推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三公”经费[9]压减30%。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疫情冲击,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科学精准优化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防疫政策调整后,迅速将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推动疫情防控平稳有序转段。广大医务人员、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志愿者坚守一线、连续作战,广大群众齐心协力、众志成城,都为抗击疫情、守一方平安作出巨大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有,但取得的成绩好于预期。这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省、市党委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在历届领导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全区人民团结一心、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坊子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新经济新产业发展活力尚未充分释放,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发展要素保障趋紧;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城市管理不够精细;安全稳定、生态环保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风险隐患;营商环境需不断优化,政府工作人员的系统思维、法治意识、专业素养和担当精神有待进一步提升。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做好全年的政府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四个提升”[10],加力“四个赋能”[11],着力推动“十个新突破”[12],全力打造潍坊市区南部产业新城、活力之城,努力在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中走在前列。
综合考虑,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全面完成各项刚性目标任务。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坚定不移推动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在坊子落地见效。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增强系统观、打好组合拳、抓住关键点,把握规律、精准发力,做到守正与创新并重,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并举,项目攻坚与体制变革统一,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抢抓各种机遇,更加注重危中求机、变中寻机、抢抓时机,借势借力、善作善成,事争一流、唯旗是夺,推动坊子在高质量发展中乘势而上、聚势而强。必须守牢风险底线,树牢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强化斗争精神,有效防范和化解各领域风险,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必须强化务实作风,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到凡事皆有解、遇事敢担当、干事争一流,依靠实干、实绩、实效,拼出发展新天地、干出坊子新未来!
三、聚焦提升综合实力,在推动产业新城加速崛起中抓落实求突破
(一)全面提升新经济新产业。坚持工业立区、产业强区不动摇,大力实施产业赋能行动,全面落实“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推深做实“优存量”“扩增量”两篇文章,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主要是突出一个新赛道[13],提升三大优势产业[14],抓好“10·30·60”重点企业和项目[15]。推动新经济新产业加速崛起。抢抓打造元宇宙技术创新与产业之都战略机遇,举全区之力加快布局元宇宙产业新赛道,深化与歌尔声学战略合作,推动元宇宙产业配套园纳入全市元宇宙发展规划,建成投用园区一期,适时启动园区二期规划建设,新引进集聚核心配套企业6家以上,加快智新电子二期、同鸣智能电子等配套项目建设,支持共达电声做强做精电声模组、芯片封测等板块,年内元宇宙相关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2035年预计产值突破500亿元。支持潍柴雷沃深耕智能农机、智慧农业应用等领域,推动大马力智能拖拉机、博鼎精工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力争本地配套化率达到10%以上;加快豪迈研发基地建设,推动云深精密加工项目投产达效,新上荣泰新能源装备项目。推动年产100万件新能源碳化硅结构件等项目建成投产,规划建设新材料产业园,依托碳化硅产业联盟,加快行业整合,丰富高附加值产品体系,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规模。完善园区、物流、冷库、电商等产业基础设施,支持中基、中粮、阿齐、新和盛、福豆食品等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新联恒二期、三元乳制品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食品加工产业向预制菜领域转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五个优化”[16]为主攻方向,全力支持现有企业“老树发新枝”,实施30个重点技改项目,争取技改专项贷2亿元以上,力争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集中资源打造专精特新企业产业园,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新物种”企业[17]6家以上。深化工业企业综合评价,严格落实资源要素价格差别化政策,持续推进低效企业整治。着力打造优良产业生态。坚持“谁发展就支持谁,谁支持发展就支持谁”,集中资源进行全方位保障。全面深化“链长制”,加强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建设,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共享机制。落实规上限上企业扶持措施,年内新增“四上”企业93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