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4日)

  打造高质高效现代农业。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强区为抓手,强化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管控“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推广水肥一体化1万亩。积极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条,加强莱芜农高区与济南农高区联动对接,有效聚合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做大做强姜蒜优势产业,争创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品牌;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鲁中粮油储备中心、智慧农业特色小镇等项目建设,打造市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2个;推进农产品品牌认证推广,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5个,形成一批特色农业品牌。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推进乡村建设,持续改善村容村貌,让农村成为令人向往的地方。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新建牛石线、龙工路等“四好农村路”200公里,加固病险塘坝12座,改造供水管网132个村,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启动大王庄、寨里、牛泉岩溶地质灾害区搬迁安置,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施156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现农村危房应改尽改、农村改厕智能化后续管护全覆盖,修缮保护国家级传统村落10个,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积极创建“姜蒜飘乡、数字杨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让农民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快建设大王庄“和美姜山”衔接推进区;扎实做好东西部协作工作。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加大税源培植力度,壮大镇域财政实力。推行“一村一业、一村一策”,扎实做好农村“三变”改革,建立集体产权交易、土地流转经营权质押贷款等平台,推广“一社四部”发展模式,让小农户有机融入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农民与集体收入稳步增长。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深化农业技术推广,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六)聚焦绿色发展,着力抓治理、护生态、助低碳,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坚持依法治污、科学治污、铁腕治污,持续做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信访件整改销号,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莱芜。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开展工业废气、施工扬尘、道路扬尘、餐饮油烟等深度治理,加大移动源污染管控力度,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和清洁煤使用,PM2.5控制在50微克/立方米以内,全年优良天数比率达到60.6%。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入河排污口、农业面源污染监管,加快推进“两个清零、一个提标”一期工程、启动二期工程,常态化开展河湖“四乱”问题排查整治,保持河湖“长制久清”。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推进畜禽粪污、秸秆等涉农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确保土壤环境安全。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构建汶河流域生态廊道和鲁中山区生态屏障。启动瀛汶河干支流等5个生态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20平方公里以上。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砂石等矿产资源,加快废弃露天矿山综合治理,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严格落实林长制,全年新增人工造林2200亩、森林抚育2.2万亩,创建绿化示范村17个,厚植绿色生态本底。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坚决落实“双碳”战略,引导钢铁、电力、铸造等行业节能改造,实行“两高”项目清单管理,完成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推进资源集约利用,建设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加快光大垃圾焚烧发电、建筑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提高垃圾“三化”处置水平。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年内实现充电桩街镇驻地全覆盖;新增绿色建筑90万平方米;加快节水型单位、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创建,引领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七)聚焦群众福祉,着力办实事、惠民生、兜底线,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持续抓好疫情防控。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摸底及分类管理,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切实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严格规范运营亚定点医院,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持续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确保顺利渡过疫情流行期,实现平稳转段,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织密民生保障网络。坚持就业优先,拓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渠道,全年开展就业创业培训3000人次,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推进社保扩面。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现综合性定点医疗机构DRG付费全覆盖。聚焦“一老一小”,持续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加快打造农村幸福院区域性照护中心,优化布局基层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全面提升养老育幼能力。加大兜底保障力度,继续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确保困难群体应助尽助、应保尽保。深入推进双拥共建,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提升国防动员能力,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

  优化社会服务供给。加快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续建嬴牟小学、凤城中心小学,新建文昌学校、香山学校等4所学校,规划新建改扩建吴伯箫学校、花园初中二期等项目,计划新增学位7200个;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双元”育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创建国家级卫生镇2个、省级卫生村50个;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重点打造品牌“国医堂”2处,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扎实推进文化惠民,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开展“文化四季”公益活动,丰富群众文化需求;实施“山东手造”推进工程,积极创建区域公共手造品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522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