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深构筑发展载体。坚持“差异化运营、特色化发展”,完善“园长负责制”管理体系,深入实施园区崛起行动,瞄准“专精特新”方向,精准定位园区主导产业,严把园区项目准入关,探索建立“一园一链”发展模式,年内引进投资强度高、产出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的引擎性项目10个以上,重点打造1-2个在全省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水平专业化园区。倡树“以楼均论英雄”的理念,坚持新建楼宇打造和存量楼宇盘活两手抓,深入实施楼宇经济倍增行动,依托“一图一库”两大工具,整合全区楼宇资源,逐一制定个性化发展方案,构建“一层一特色、一楼一行业、一片一集群”的发展格局,年内盘活楼宇5万平方米以上,打造集约化、特色化楼宇2座以上,新增税收过千万元楼宇2座以上,建设垂直经济发展新高地。
(二)坚持要素集成,在加快动能转换上先行示范。扭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打好创新、开放、改革“组合拳”,不断争创新优势、挖掘新潜力、蓄足新动能。
激发创新驱动力。坚持“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互促,推进研发平台建设和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0家以上,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稳定在500家以上,蝉联全省科技创新强县。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支持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推行“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新型科研攻关模式,达成产学研合作40项以上,实施市级重点科技创新项目20项以上。坚持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深入实施青年友好型试点,建立健全“以才引才、以才招商”机制,高频次开展“定向式”“订单式”引育活动,打造“1+3+9”人才服务矩阵,引进培育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0人以上,青年人才引进数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强化开放推动力。树牢全区招商“一盘棋”思想,优化招商机制和效益评价,抢抓全球产业链重构机遇,深化产业链招商、产业生态助商,聚焦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强对接世界500强、央企国企、行业领军企业,强化制造业和外资招商,力争引进20亿元以上项目1个,外资过千万美元、内资过亿元项目12个以上。建立专班抓项目、专员跟企业、现场解难题工作机制,重点项目逐一成立攻坚小组,实施好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年内投产运营40个以上,努力实现引进一个项目、形成一个链条、培育一个集群、带动一方发展。全面加速城市国际化进程,持续拓展“一带一路”、RCEP等新兴市场,做精做优“深耕日韩”文章,培育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数字贸易、云外包等新业态、新模式,争创省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跨境电商主体2个以上,守住对外开放强县名片。
提升改革拉动力。深化全领域改革创新,积极争创各类省级、国家级示范试点。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提升行动,深化“双全双百”工程,推行“四个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实现镇级政务服务“综合体”建设全覆盖。深入推进“营在环翠”上门惠企行动,落实好各级各类减税降费、政策性奖补等措施,扩大“一企一册”重点企业服务覆盖面,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让政策落实有力度、政府服务有温度。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运公司获得AA主体信用评级,完成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平台建设,实现智慧化、信息化全方位监管。进一步探索推广“预付式”消费协同服务模式,争创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守住全省质量强县品牌。
(三)坚持城乡融合,在精致城市建设上先行示范。实施新一轮精致城市建设三年行动,突出“全域精致·共富共美”,全领域、全要素、全环节促进城乡协调均衡发展。
加大城市更新力度。围绕做好“美”的文章,实施好总投资18.8亿元的51项城建重点工程,推进既有建筑外立面更新改造,新改建口袋公园6处,改造绿化面积5.7万平方米,打造亦城亦景、城在景中的公园城市。围绕解决“堵”的问题,新改建9条道路,建设公交港湾3处,优化改造7处易堵路口,实施好交通安全设施工程,集中力量破解“停车难”等一批城市“成长中的烦恼”,让群众出行更加顺畅、更加安全。围绕治理“乱”的现象,高标准升级改造8个老旧小区、推进2个旧村改造项目,常态化开展城市体检,着力纠治餐饮油烟、探头经营等问题,年内完成所有次、支路精致化提升,全面升级中心城区功能品质。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放大“两清三化”效果,探索发展共享农房、共享农田等农村共享经济,每个涉农镇街至少新打造2个示范项目。深度发展都市农业、订单农业、精品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实施里口山乡村会客厅、禹星源文体休闲综合体等56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争创齐鲁乡村振兴样板片区1处。加快建设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深入开展“四季环翠 山海链乡”系列乡村休闲活动,争创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1处、景区化村庄和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以上。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盘活低效农用地1300亩,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争创省级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加强全域扩容提质。高标准完成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编制,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快形成区域协同、城镇一体、城乡统筹的全域保护开发格局。以绣花功夫实施“全周期、全时段、全覆盖”精细化管理,推进实施智慧城管提质扩面、社区精致空间建设、物业形象共塑年等行动,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力争智慧社区数量占比达到40%以上。坚持量力而行、小步快走,推进张村、羊亭、温泉、嵩山区域整体提档升级,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建设美丽新桥头,快速推进城郊镇街与主城区同标同步、互动融合,实现镇域面貌大改善、大提升。深入挖掘城市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加快推进栖霞街、卫城大院、老海校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更有颜值、更有韵味、更有内涵、更有人气的魅力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