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10日)

  打响滨海旅游品牌。深度整合滨海旅游资源,推动海洋旅游从观海向亲海拓展、从近海向远海延伸,加速建设从木套河口至白鹭公园的“百里蓝湾”,串联“三河两地”生态区、海州湾旅游度假区,建成投用陆岛码头,开发秦山岛等海岛精品游,丰富赶海踏浪、渔村民宿等近海游和海上垂钓等远海游。融入全市“高铁+游轮”旅游项目,积极对接开通连岛至秦山岛海上公交,培育“渔业+”海洋旅游新业态。

  四、聚焦宜居宜业,优化功能品质,全面提升滨海城市内涵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坚持规划先行,用好“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推进多规合一,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徐福片区、琴岛天籁片区加快开发建设,优化功能布局,完善基础配套。启动海城片区等地块房屋征收,年内征收面积不低于28万平方米。实行房票政策,丰富房屋安置多样化选择。对接全市交通规划,积极融入主城区,加快推进204国道城区段快速化改造工程,完成233国道班庄段、墩尚段提升改造,402省道城市南环段建成通车。改造城区供水管网26公里,完成河南片区等雨污分流4.5平方公里,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促进新老城区协调发展、同步提升。

  彰显滨海城市特色。突出海洋城市定位,统筹陆海空间,推进山海风景、文化内涵、海洋产业充分融合,加强228国道沿线空间形态改造,全面打造“金沙碧海、城岛相望”中心城区,精心装扮柘汪、海头等沿海城镇,打造韩口、小口等特色渔村,形成层次分明、近海亲海的城镇组团发展格局。坚持“渐进式、微更新”,改造徐福西路等市政道路,做精塑美城市家具、城市小品,新建街头游园、口袋公园4个,推进沙汪河沿线生态绿廊工程,新增城市绿道10公里,让城市更有品质、更有情怀、更有温度。

  加强城市精细管理。推进城市智慧化管理,推广扬尘智能监测,实现智慧建筑工地全覆盖,打造智慧物业小区。完善智慧停车体系,新增停车泊位2000个,新建充电站23座。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持续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占道经营、脏乱差等难题。安装路灯326套,新改建公厕12座,创建垃圾分类达标小区42个、示范镇2个,推进建筑垃圾处理PPP项目建设,完成绿色建材循环产业园主体工程,规范运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全面提升垃圾处理能力。

  五、聚焦强村富民,注重城乡统筹,全面谱写乡村振兴华章

  融合发展现代农业。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增高标准农田3.14万亩,持续稳定生猪生产,创建省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5个。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不断壮大蓝莓、大樱桃、茶叶等优势产业,招引冷链加工项目,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更加注重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等模式,促进农业多要素集聚、多主体参与、多业态发展,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两品一标”产品6个,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达70%,创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加快建设和美乡村。完善各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40个村庄规划,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突出干净整洁、整镇推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整治黑臭水体,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健全区镇村三级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改善农房3100户,提档升级农村道路20公里,改造桥梁2座,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大力弘扬向上向善向美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创建活动,不断提升乡村文明。

  全面拓展富民路径。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探索富民兴村长效机制,提升乡村振兴村8个,实施移民后扶项目40个。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纵深推进清产核资,积极盘活闲置资产,通过土地增减挂钩、兴办企业等方式,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推广“快递+紫菜”“快递+海鲜”成功经验,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新增家庭农场30家,培育高素质农民2000人,逐年提高农民收入。

  六、聚焦绿色发展,提升环境质量,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统筹做好“双碳”“双控”,严格实行“两高”项目动态清单管理,有序推进低效能企业改造升级、淘汰退出。培育绿色低碳产业,推进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工艺革新,启动建设镔鑫钢铁二氧化碳捕集回收利用、新海石化用能设备能效提升项目,支持企业开展绿色产品、节能产品认证,推动全要素、全产业链绿色转型。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华电墩尚渔光互补项目建成并网,完成国家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深入开展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引导群众低碳消费、绿色出行。

  提升生态治理水平。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强化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污染管控,推进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开展工业涂装、橡胶塑料等涉VOCs行业专项整治,PM2.5年均浓度、空气优良率完成省定任务。严格落实“河长制”,开展农村河道清淤疏浚专项行动,实施青口河等重点入海河流治理,规范运行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5个。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完成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任务,压降“直播稻”种植面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强土壤污染风险源头防控,严格监管5家土壤污染重点单位,建成投用1.5万吨/年危险废物焚烧处置项目,实现危险废物动态清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57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