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蚌埠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8日)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建立县域工业差异化高质量发展评价激励体系,对县域重大产业类项目要素资源实行市级统筹。支持怀远县机械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五河县绿色食品和纺织服装、固镇县生物基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发展,鼓励三县参与四大产业集群分工协作。完善县域经济对标学习、争先进位的激励约束机制,三县经济总量、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考核中实现争先进位。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链条化发展。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80万吨。新增设施蔬菜面积5000亩以上。肉蛋奶总产增幅在5%以上。农业亩均产出率达8600元/亩,增长6%。新增“两品一标”产品30个。怀远县争创国家级糯稻产业集群。建成和平乳业乳制品深加工、大成屠宰及肉类加工等农业产业化项目10个,开工建设丰原年产100万吨蛋白饲料、南京贵族鸭年产3万吨熟食等项目15个。净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建成鲜活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0个,新增农产品冷链设施库容1万吨。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深入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67个。新建高标准农田12.3万亩,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13万亩。加快农村道路、供水、供气、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填平补齐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实施工资性收入倍增行动,稳定乡村公益性岗位,落实落细农村居民就地就业“121”计划。实施财产性收入增量行动,稳妥开展“一村(组)一块田”改革试点,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占比提高到50%。实施经营性收入壮大行动,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实施转移性收入提升行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农业支持补贴政策,实施新生代农民工培养计划,扩大城镇化对农民增收的溢出效应。

  五、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积极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以更深层次改革激发活力,以更宽领域开放抢占先机,全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坚持增收与节支并举,依法加强财政税收收入征管,全面实施零基预算,加强财政资金统筹,兜实兜牢“三保”底线。做好市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后半篇”文章,用好重组后的市级平台公司、市属国有资产和产业基金,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新兴产业、新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交易电子化建设,全面实施“云交易”“云服务”。统筹实施社会事业、社会治理等领域改革。

  推深做实甬蚌合作。围绕“六共六互”12个合作领域,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产业合作为重点,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以项目落地为根本,高标准推进甬蚌产业合作园建设,承接产业转移,更新思想观念,革新产业文化,着力打造长三角结对合作帮扶典范。加快推进宁波蚌埠微电子产业园建设,合作设立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提升与宁波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作水平。积极组织在沪苏浙地区召开招商推介大会,引进沪苏浙地区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50个。建立多层次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支持各县区、开发区和部门与宁波建立紧密型、互补性合作关系。

  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皖北促振兴、为蚌埠谋发展”,聚焦企业需求、产业发展推进制度创新,形成制度创新成果30项以上。完成综合保税区一期10万平方米保税加工厂房主体施工及周边道路等基础设施。片区新增市场主体增长15%,进出口总额增长17%,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增长20%以上,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片区所在区(市高新区、禹会区)GDP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

  持续发展外向型经济。稳步提升铁海联运、“蚌西欧”“蚌合欧”、水运外贸集装箱航线运行效率,口岸运量增长10%。新增外贸实绩企业50家以上,年进出口额过千万美元企业达35家。推进市场采购、跨境电商融合发展,扩大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政策覆盖范围,高标准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培育引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市场采购贸易交易额达40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10%。探索推进中泰、中巴(西)“两国双园”建设。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增长15%以上。

  六、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稳妥有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筑牢高质量发展绿色屏障。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梯次落实碳达峰行动,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严格审批新增“两高”项目,加强存量项目节能挖潜。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减量替代,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50万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8%。大力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和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品应用,分片试点生活垃圾分类,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转变。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体推进“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建立扬尘、餐饮油烟、机动车尾气等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加强臭氧污染攻坚,PM2.5平均浓度、优良天数比例达到省考核要求。强化地表水国控断面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加强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

  着力提升生态空间品质。大力推进主城区淮河防洪交通生态综合治理“靓淮河”工程,加快形成“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中心湿地公园。加快怀洪新河灌区、天河疏浚扩容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统筹推进三汊河、沱湖、滨淮等湿地保护利用工作。实施“花满珠城”园林绿化提升行动,努力实现“开门见绿、四季有花”。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统筹推进锥子山森林公园等市区山体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森林覆盖率21.25%。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46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