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园区承载能级。工业园区围绕争创国家级开发区,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理顺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抓好化学助剂产业园、中欧国际合作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特色“区中园”建设,实施总投资159亿元的39个2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新签约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0个,年内规模以上工业营收突破850亿元。颜店科技产业园围绕争创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产业高端,实施封闭运营,抓好宁德时代、华科创智等重点产业项目,加快颜东供电站、工业供水厂、蒸汽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投资150亿元以上,工业产值突破50亿元。电商物流产业园围绕争创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加快构建以京东、苏宁、传化等为重点的集中连片千亩现代物流聚集区,推进投资10亿元的中通智慧电商快递产业园、投资5亿元的中邮电商物流园、投资2亿元的申通鲁西南转运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启动规划空港产业园,全力打造千亿级枢纽型物流中心。
(二)以更大力度攻坚重大项目,集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实施“项目攻坚突破年”行动,集中优势资源要素,全力保障重大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突出抓好总投资583亿元的93个重点产业项目,继续实行领导包保、现场办公、挂图作战等行之有效的推进机制,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制度,坚持一月一现场调度、一季一集中开工、半年一现场观摩,力促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金叶食品包装纸等30个项目投产达效,时代绿能光伏发电、军民融合电子信息产业园等29个项目加快建设,今麦郎饮品三期、海钰生物骨健康胶囊制剂等34个项目落地开工,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1亿元。实施“双百技改”行动,围绕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安全化管控,推动企业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产链上云,重点抓好联诚重卡缸体智能制造、伊莱特高端装备制造等总投资347亿元的100个工业技改项目,年内完成技改投资100亿元以上。
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坚持大抓招商、招大项目,依托企业、突出产业,有针对性开展4次集中招商、2次专题推介活动,精准对接国内外500强、央企名企、行业龙头企业。对重大招商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全力打造投资洼地、创业福地。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完善招商项目会商评审机制,确保项目质量。力促震裕电池精密结构件、中科兴业聚苯硫醚等总投资200亿元的37个在谈项目洽谈升级,诺力新能源工程车辆、引力科技缆式焊丝等总投资100亿元的11个拟签约项目落地开工,全年力争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其中过50亿元1个,到位内资70亿元。
打好要素保障“攻坚战”。强化对上争取,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政策,力争全年争取上级政策100个、项目5个、资金26亿元,更多项目纳入省市级重大项目库。强化土地挖潜,统筹抓好增减挂钩、小挂钩、占补平衡,力争落实建设用地指标1500亩以上;深入开展“亩产效益”评价,加大“僵尸企业”处置力度,力争盘活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700亩以上。强化资金保障,常态化开展政金企合作对接活动,筹建产业发展创业投资基金,推行银担合作、供应链金融、高企发基金、应急转贷等融资模式,全年力争新增贷款80亿元以上。
(三)以更广领域融入都市区一体化,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
构建大交通格局。全力服务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做好济宁新机场转场投运,高标准规划建设机场周边交通设施;推进济微高速北段、兖郓高速开工建设,济曲快速路竣工通车,实施创业路西延、104省道改造工程,建成开通济微高速兖州北、兖州西出入口,加快构建“一空两铁三高一快”四通八达、外联内畅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
建设高品质城市。实施城市更新工程,改造27个老旧小区、39个合流制建筑小区,加快九一北等9个边界内社区建设,不断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实施路网提标工程,新建改造7条主次干道,畅通微循环、提高通达性。实施亮化提升工程,对红花西街、唐庙街等6条背街小巷照明设施进行更新改造,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实施文脉传承工程,加快市民文化中心建设,打造狄家街、乔家街特色街区,加强文物保护修缮,延续城市文脉、留住历史记忆。实施绿化提质工程,升级改造北护城河环河公园,新建3处口袋绿地,提升大禹路等主干道及重要节点绿化档次,绘就“一城绿色一城景”。
加强精细化管理。聚力打造文明典范城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大力整治乱搭乱建、占道经营、违章停车等城市顽疾,营造规范有序、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聚力打造智慧城市,健全完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实施“城市大脑”及数据中心项目,新建12个智慧社区,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聚力打造温馨城市,开展物业服务品质提升行动,加强物业企业“信用管理”,打造一批红色物业示范小区,探索“三无”老旧小区社区为主、业主自治、自我管理的新路子,让物业服务更有温度、群众生活更加舒心。
(四)以更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擦亮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保障粮食安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创新推行田长制“五个一”机制,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9.6万亩以上。实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完成新一轮3万亩粮食产能提升工程,抓好2000亩攻关田、3万亩示范田和9万亩辐射区建设,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总产稳定在32.7万吨以上。鼓励种粮大户、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推进优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实施国家制种大县项目,建设种子加工与仓储物流中心、种子质量管控体系、小麦种业数字化管理平台,推进农高区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和育种试验基地建设,培育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打响“兖州种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