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业高质高效。深入实施“两强一增”和“六业千亿”行动,力争全县农业总产值增长7%以上。保障粮食安全,扎实推进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持续推进撂荒地整治利用和找回流失耕地工作,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000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8万亩。加快推进农旅综合开发项目,大力推进安茶产业集聚区、祁门豆花鸡保种场建设,积极申报历口镇省级农业产业化强镇。稳步发展食用菌产业,力争袋料食用菌种植达到500万棒以上,综合产值突破4000万元,大力提升“中国徽菇之乡”“安徽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示范县”名片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培育“祁货可居”农特品公共品牌,支持凫峰、安凌、芦溪培育壮大“五凫”“芦荔清水田”“孙义顺”品牌。新增农业规上企业2户,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户,休闲农业庄园或田园综合体2家,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1家,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个。
保障乡村宜居宜业。加强乡村规划编制及运用,新增村庄规划68个。加强宅基地审批管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开工建设S477金字牌经西武岭至黟县公路改建、F012塔坊至平里公路升级改造项目。实施农村公路养护提升工程52.3公里、安全防护工程57公里、危桥改造4座,深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确保完成农村改厕1200户,全面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重点整治残垣断壁、户外广告,力争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全覆盖。确保2022年度5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迈入先进行列,实施乡村发展“亮点”计划,培育“一域一品,一乡一味”,新启动8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和30个200人以上市级自然村整治。实施“村落徽州”乡村宗祠保护修复展示工程,启动全县158个宗祠保护利用工作,融入村史馆、姓氏文化馆、非遗文创、村落会客厅等元素。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开展“生态和美”行动,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促进农民富裕富足。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抓好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提升。深入推进“四带一自”,强化衔接资金项目管理,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提高群众满意度,确保在全省考核中争先进位。积极“引凤还巢”,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充分发挥专技人员、选派干部、金融村官专业优势,为有意愿投身乡村建设的人搭建平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重点扶持建设10个村,确保年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超100万元的村分别新增20个、5个。持续推进工资性收入倍增行动、财产性收入壮大行动、经营性收入扩量行动和转移性收入提升行动,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五、突出一个“闯”字,持续深化改革创新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紧密结合,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对外开放,充分发挥交通能级优势,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汇聚崛起赶超发展动能。
深化十项重点改革。深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保重点、破基数、促统筹、提绩效,把财政资金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花在紧要处,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项成果,纵深推进国企改革。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集团化办学水平,完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推行工业用地、乡村旅游用地“标准地”改革,推动企业“拿地即开工”和村集体用地有效转化。全面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加快推进“以标管税”向“以数管税”的转变。加快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持续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完善乡村运营机制,盘活利用农村集体资源资产。
加强区域协作发展。主动融入深圳、合肥、南京、杭州都市圈,积极参与长三角产业协作分工,加大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供给,打造长三角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和绿色产业集聚地。积极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国进口博览会、黄山发展大会等重大活动,借势发展,推动项目、资金、人才等务实合作。提升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级,推动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医保一体化合作,让全县人民切身感受到长三角一体化的“速度”和“温度”。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优化项目建设领域审批流程,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少跑腿、零跑腿。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大厅改造升级,全面完成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推进村级党群为民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推深做实县级领导联系企业制度,持续优化“店小二”“好差评”等企业服务机制,以最优质的环境让企业感受到最温馨的服务。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决策部署,严厉打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管理。完善社会诚信体系,让诚信企业“畅行天下”。
六、突出一个“高”字,夯实绿色发展根基
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让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相得益彰。
抓好突出问题整改。压茬推进“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倒排时序进度,完善任务台账,全面完成整改验收销号。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大排查”,聚焦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类似问题,紧盯城乡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人居环境卫生等领域,全面排查生态环境风险隐患,以问题整改带动生态环境全域治理。组织全覆盖“回头看”,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做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确保问题改彻底、改到位、不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