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一村一品(P6)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14.一述两评三议事(P6)
“一述”即由村党组织书记述职;“两评”即对村“两委”班子及其成员,采取上评下、下评上两种方式进行评议;“三议事”即围绕“三农”方面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由乡镇包村干部、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两代表一委员”,村“两委”干部,以及党员和村民代表等三方面人员进行民主议事。
15.三治融合(P7)
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16.“三公里”就业圈(P8)
以社区“三公里”范围内的劳动者、小微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主要解决社区内小微企业招工难、招工渠道不畅等问题,促进社区内因照顾家庭等原因难以外出就业的劳动者就近就地实现就业。
17.两降两升(P9)
发案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破案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分别上升。
18.“工招园”机制(P9)
“工招园”是工业经济、“双招双引”、园区建设的简称。是蚌埠市针对过去经济发展各领域沟通衔接不畅等问题,进一步创新创优工作方式方法,一体推进“客商帮招、项目帮办、企业帮扶”的具体举措。“工招园”机制的建立,把服务覆盖到了招商洽谈、签约落地、项目建设、竣工达产、政策兑现等企业发展的各环节,形成了企业和项目从招到办再到帮扶的全周期闭环管理,能够有效解决招商、项目、企业、园区等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19.三重一大(P9)
“三重”是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一大”是大额资金使用。
20.十大提升行动(P14)
“党建引领提升行动、城市建设提升行动、双招双引提升行动、园区发展提升行动、乡村振兴提升行动、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平台发展提升行动、文化旅游提升行动、民生实事提升行动、平安固镇提升行动”十大提升行动。
21.“提质扩量增效”行动(P14)
二产“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提质”是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扩量”是扩大制造业发展总量;“增效”是增强制造业发展效益。
22.“六个一”目标(P15)
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引进一个地标性产业项目,组建一个产业联盟,牵手一个产业内有实力、有影响力的高校或科研院所,共建一个园中园,培育一个五年内上市公司,打造一个战新产业集群。
23.“1+N”基金(P15)
“1”是政府出资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即母基金;“N”是根据政府产业布局需求,由母基金和社会资本共同出资成立多个子基金。
24.城市口袋公园(P17)
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面积一般在400至10000平方米之间小游园、小微绿地等的统称。
25.“六无六净”标准(P18)
“六无”是无废弃堆积物、无果皮纸屑、无建筑垃圾、无泼洒油污、无污泥积水、无人畜粪便;“六净”是商铺门前净、人行道净、树穴净、窨井口净、绿化带净、路牙石根净。
26.“158”行动计划(P19)
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158”行动计划。即围绕全省粮油、畜禽、水产、果蔬、茶叶、中药材、油茶、土特产等优势特色产业,开展“一县一业”全产业链创建,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生产基地稳固、加工提档升级、销售渠道畅通。力争到2025年,每个县至少重点培育1个优势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省建立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类、加工类、供应类示范基地500个;面向沪苏浙地区的农副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年销售额达到8000亿元。
27.“三变”改革(P19)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28.“七个一”标准化村级文化服务中心(P20)
具备一个1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一个9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含一套音响和部分乐器);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含1个篮球场、2个乒乓球台、1套体育健身器材)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
29.信访超市(P21)
改革乡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依托综治中心,整合综治、司法、信访、民政、调解等力量集中办公,群众所有诉求只进“信访超市”一扇门就可以“一站式”解决。
县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 2022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