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21日)

  自身建设更严更实。开展“全区干部思想作风转变年”活动,开设“三城讲堂”,打造常态化业务交流互动平台。扎实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建设,修订完善区政府工作规则,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实施,行政处罚“四张清单”落实情况走在全市前列。深入开展“八五”普法,设立泉港区行政复议应诉事务中心,行政诉讼“双率”工作不断优化。实施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现“一个领域(区域)一支队伍管执法”。高质量办理166件人大议案建议、171件政协提案。不折不扣抓好巡视巡察整改任务,顺利通过生态环保、粮食安全等专项检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建立财政库款保障应急机制,厉行节约过“紧日子”,“三公”经费持续下降。坚持区领导带头、全员上阵,全力向上争资引资,累计争取各类财政性资金4亿元,获批政府新增债券额度超21亿元,盘活土地和国有资产9亿元以上,引进域外税源约1亿元。同时,民族宗教、统计档案、防灾减灾、老龄老干、老区建设、对口帮扶、工青妇、红十字、残疾人、地方志、退役军人、国防双拥、海防管理等工作都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一年,我们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一份逆势奋进的答卷,取得了一系列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各级驻泉港直属单位、部队官兵以及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泉港建设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泉港的发展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石化产业链条有待进一步延伸,战略新兴产业还未形成有力支撑,财税增长压力大,政府债务风险等级高,收支矛盾突出,财政“两难”局面将持续存在。二是创新能力和人才支撑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空间等要素制约明显。三是民生事业优质资源供给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四是个别干部的作风能力与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还不相适应。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加以解决。

  2023年工作目标任务

  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速“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加快建设“绿色石化名城、现代活力港城、山海宜居美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泉港力量。

  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2.5%,工业增加值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1%;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增长5%,实际使用外资增长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重点抓好以下5个方面:

  (一)重实体拼经济,着力做大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一是打造石化产业全链条。围绕产业链精准补链延链强链,全力推动石化产业向高端、高性能、高附加值发展,重点推进国亨化学、天辰化工、百宏化学新材料等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全年新增石化产值100亿元以上,力争石化产值达1200亿元、增长10%以上。进一步做强“油头”,积极向上协调联合石化二期120万吨/年乙烯项目落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原料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做优“化身”,跟踪推进阿朗新科合成橡胶等项目,引导大宗化学品提质增效;全力拉长“轻纺尾”,服务推动杰鼎己内酰胺等项目,打造具有泉港特色的纺织产业链。积极招引优质企业,建设电子化学品基地、高分子材料园,做精高端化学新材料。加快建设宏海石化至南埔电厂公用管廊等园区基础配套项目,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落地,打造“隔墙工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二是加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深入开展“绿色数字技改”专项行动,力促国能热电智慧电厂、玺堡家居5G智能工厂、星港智慧物流园等数字经济产业招商项目落地建设,培育数字经济创新型“瞪羚”企业5家以上,新增自动化生产线5条、“上云上平台”企业10家以上,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5%以上。实施钟山化工三期等8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2亿元以上。支持绿色生产绿色制造,加快联合石化芳烃低温热利用等重点节能项目建设,建设固态储氢系统活化及应用项目,培育省级氢能产业示范基地。三是塑造高质量产业空间。持续推进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加快连片开发,力争规上工业企业入园率达62%以上、在园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占比达78%以上。滚动实施“四个一批”试点项目,抓好联合石化维保基地等项目建设,确保石化科技众创园二期尽快竣工交付,完成厂房招商7万平方米以上。用好用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政策,编制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城镇低效用地开发专项规划,建立健全各类政策指引,推进普安高新区、前黄镇区、驿峰西路工业走廊整合提升,推动中心工业区转型升级改造;实施安控区土地综合整治,完成岭头村、东山村等土地综合整治700亩以上。强化要素保障,做好1200亩土地出让;持续推进“抓征迁交净地”专项行动,完成用地报批720亩、征地650亩、处置批而未供土地500亩。四是接续比拼攻坚项目建设。开展“项目奋战年”行动,用好“五个一”工作机制,落实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重点项目221个,完成投资277亿元以上,确保开工重点项目45个、竣工重点项目75个。持续“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创新招商机制,完善项目“飞地”政策,坚持“一把手”带头、全员招商、以商招商,力促全年新签约1亿元以上项目超90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10个,项目履约率80%、开工率40%以上。加快高新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专项债项目建设,确保新获批专项债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04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