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传统旅游与新型业态嫁接融合,厚植全域旅游先发优势。深化“旅游+”战略,树立“大旅游”观念,以全新的思维、开放的视野,系统谋划、整体规划旅游发展,倾力打造高水平国际旅游目的地。优化全域旅游发展布局,力推传统景区改造升级,持续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能力,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构建“城区旅游化、景区品牌化、村庄景点化”的旅游发展新格局。突出旅游新业态与特色产业融合培育,重点依托东黄山、太平湖两大特色小镇,大力发展“旅游+”体育、康养、文化、研学、农业等新业态,设计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精致旅游产品、精心旅游服务,加快推进旅游多业融合发展,推动黄山区旅游从“观山看水赏景”向“休闲康养旅居”转变。
——攻坚城乡统筹协调与一体融合发展,厚植美丽宜居品质优势。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优化城区空间布局和规划设计,稳步实施城市南拓,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断提升城区综合承载力和人口集聚度;健全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注重加强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推进智慧城市、数字城管建设,优化提升城区功能品质,发挥好城区龙头和窗口作用。深化三大组团发展,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培育增强特色小镇发展动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攻坚民生保障提升和社会事业提档,厚植共建共享发展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共同富裕为导向,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持续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竭尽全力解决民生难题、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短板,全力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好医院,不断丰富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让全区人民享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完善的医疗服务、更多样的文化生活。
2022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起始之年。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推进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忠诚尽职、奋勇争先,接续奋斗新征程、跑出发展加速度,推动本届政府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目标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按照区七届一次党代会和区委七届二次全会的部署,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抓“双招双引”,扩大有效投入,持续增强发展后劲
提质“双招双引”。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落实“谋划项目标准要高、招引项目门槛要高”的要求,聚焦五大重点产业,瞄准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强力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商,力争全年引进项目不少于5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8个,累计到位资金增幅10%以上。围绕招大引强选优,落实“有技术专利、属高新产业、亩均论英雄”的工业招商导向,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和招商目录,着力引进一批符合产业定位、拥有关键技术、未来发展可期的高新创新类企业。围绕工业三大主导产业,支持现有园区企业做大做强,招引落地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围绕丰富东黄山、浦溪河文旅业态和产品,力争签约落地一批高质量、引领性的文旅项目。加强招商项目预审评审,严格产业准入、投资强度、亩均效益、环保能耗等指标约束,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围绕项目落地开工,推行重大项目全程代办制服务,力推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竣工、早达产。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加大高层次科创团队和人才引进力度,持续催发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化学反应和倍乘效益。
提速项目建设。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鲜明导向,创新项目工作机制,继续实行领导联系、部门包保、月度调度工作机制,建立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开工建设携泰健康黄山康养、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等一批重点项目,提速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二期)、池黄高铁黄山西站停车场及配套基础设施等一批续建项目,竣工投产格罗电器(二期)、鼎瑞新基地等一批产业项目,确保90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以上。紧盯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积极谋划储备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主导产业、民生工程类项目,力争申报入库专项债项目3个、谋划储备项目总投资额200亿元以上。
落实要素保障。全力争取用地指标,抓好“标准地”试点,推进“五未”土地处置、低效企业清理,力争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00亩、盘活闲置低效用地200亩,优化配置增量、盘活用好存量,全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加大VOC、能耗等约束性指标对上争取和优化调配,努力破解环境容量难题。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力度,力争全年新增贷款12.2亿元、增长10%以上,“税融通”贷款、政银担合作分别达2.6亿元和4.4亿元,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二、抓环境保护,厚植生态优势,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持续攻坚生态环境治理。全面落实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要求,持续推进太平湖生态环境治理过渡期项目整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持续开展餐饮油烟、挥发性有机物、烟花爆竹禁限放等重点领域综合治理,突出抓好秸秆禁烧、扬尘治理。加大水污染防治,常态开展河湖“清四乱”,强化饮用水源地、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启动中小河流麻川河新洪段、秧溪河汪王岭段治理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6平方公里。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治理项目,继续抓好非煤矿山整治,推进固废处理全程监管。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升农药集中配送、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效,推进全域茶园绿色防控、畜禽污染资源化利用,力促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坚决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治、森林防(灭)火工作,完成营造林14.73万亩,筑牢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实施生态环境领域管理和执法能力提升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地规范化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常态化巡查、跨部门联合执法,补齐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