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月4日)

  二、2025年主要工作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十五五”谋划之年,也是蜀山厚积薄发、乘势而上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政通人和的发展局面,着力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总供给和总需求、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五组关系,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蜀山实践。

  全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经济增长同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新速度。重点做好八方面工作:

  (一)强化系统施策,以实干之效激发经济新活力

  大力提振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紧抓“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机遇,统筹线上线下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全力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着力引导释放新市民等群体潜在购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着力提升商圈、街区品质,依托红四方等热点地块和新粮仓等特色载体,大力招引新型消费项目,积极推动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首次发布和展出,引进品牌首店不少于50家。积极发展银发经济,加快推进嵌入式养老设施建设,做优省级健康养老服务集聚区,深度布局智慧养老、健康养生等业态。

  提高投资效益。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特别国债等政策性资金。着力扩大产业投资,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个。全力稳定基建投资,完成大建设投资60亿元以上。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大力推进并联审批,节点式推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创新招商引资打法,强化财政金融协同,推进政府主导招商与市场化招商双轮驱动,注重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聚焦重点产业链,打出“双招双引”新攻势,全年招引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8个。

  育强市场主体。研究出台稳定经济增长和促进产业发展系列政策,优化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场景应用等支持措施,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活力。完善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提升普惠服务,加强定向培育,统筹推动企业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聚焦企业全周期发展需求,常态化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会等活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进市场主体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力争新登记市场经营主体5万户以上,新增“四上”企业超150家、专精特新企业超5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000家。

  各位代表,经济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我们将坚定不移守好实体经济这个根基,以更大力度稳定社会预期,以更实举措激发市场活力,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让蜀山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坚实、支撑更稳固!

  (二)坚持科创引领,以战略之为汇聚发展新动能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度融入全市“两心一谷”创新战略格局,高标准建设“科大硅谷”蜀山园,持续丰富“全域科创”2.0内涵。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统筹,完善“科技委+科技办+科创集团”调度推进机制,推动科创规划一体实施、资源要素一体配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发展体系。进一步完善项目载体管理系统,加强区域创新信息化支撑。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健全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成果转化体系,不断完善在地高校、科研院所常态化互访对接机制,精准挖掘科创资源,及时梳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新转化设立科技企业不少于130家。落实落细与相关高校院所合作项目,全力提速在建科创载体进度,积极推进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建设,加大新研机构招引培育和服务力度,探索在长三角等先发地区建设飞地孵化中心,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完善科创服务驿站功能,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加强科创联盟平台运用,全面畅通创新要素流通渠道。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积极融入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更好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壮大耐心资本,加强资金募集,不断扩大区属基金规模。建立企业需求匹配机制,进一步扩大政府应用、城市建管等场景开放力度,致力打造标杆示范场景。着力提升人才招引和服务保障水平,涵养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各位代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将坚定不移走好科技创新转型之路,聚力打造“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让蜀山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更强劲、动能更充沛!

  (三)突出向新提质,以长远之策锻造产业新引擎

  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坚持扩量与升级并重、传统与新兴协同,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打造“两业融合”试点,大力发展研发型制造、服务型制造。精细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试点商务楼宇一体化评价,培育更多亿元楼宇。积极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推进大柏现代物流产业园建设。集聚发展人力资源产业,争创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推动跨境电商持续健康发展,依托跨境电商综试区,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带+总部经济”模式。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全面实施餐饮业提质升级行动、住宿业供给倍增计划,积极拓展社区商业,加快建设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大力发展战新产业。更高能级打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提速建设“中国环境谷”,落实落细市厅共建协议,加强技术转化推广和场景拓展应用,力争全年入谷企业达到550家,营收突破700亿元。做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全力支持迪空间等项目高质高效建设运营,谋划建设新能源汽车微镇。更大力度推进软件信息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安徽智能软件园三期建成投用,争创全国数据标注产业集聚区。依托中贝等算力平台,积极招引和培育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型企业,逐步构建完整产业生态,系统推动大模型、大算力、大应用发展。着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聚力打造一批工业“入园上楼”示范园区,促进产业高效集聚。

  加速布局未来产业。聚焦低空经济、生命健康、人形机器人等重点赛道,谋划构建若干未来产业集群,聚力推进省新型储能和通用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围绕天鹅湖、运河新城等重点区域,积极开发“低空+城市管理”“低空+公共服务”等应用场景,加强飞控系统、主控芯片等细分领域项目招引,推动低空经济加速“腾飞”。支持引导新型研发机构和龙头企业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成果转化“沿途下蛋”,赋能未来产业发展。

  各位代表,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们将坚定不移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向“新”而行、以“质”致远,让蜀山高质量发展更具底蕴、更可持续!

  (四)深化改革开放,以破局之法开创发展新局面

  持续推进深层次改革。深化镇街管理体制改革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优化事业单位布局,全面提升服务管理效能。加力推进国企改革攻坚,加快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做大做强城投公司,围绕四大板块优化功能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国有资本服务全区重大战略的能力水平。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全力推进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新型人事管理制度,深化“镇园合一”改革,努力在全省、全国国家级经开区中争先进位。

  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强与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互动融通,围绕促消费、民生、产业等方面深化合作。积极助力合肥都市圈建设,深化南北合作共建。扩大与长三角区域国家级开发区战略合作,高标准建设G60科创走廊产城融合示范区。积极构建“五外联动”工作格局,深化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行动,主动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努力提升服务企业“出海”水平,加快推动自贸区块提质增效。

  持续做优全方位服务。拓展升级“蜀心办”品牌内涵,打造集诉求办理、政策申报、金融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针对企业经营中的关切诉求,推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4.0版。发挥为企服务专员制度优势,常态化开展送政策、送要素、送信息等服务。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着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向更多领域更大范围拓展。探索招商营商全过程管理机制,提高招商项目落地效率。持续提升公平竞争审查能力和水平,全面清理废除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全力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营商环境,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各位代表,改革开放是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我们将坚定不移走好改革开放之路,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助推扩大开放,让蜀山高质量发展更富活力、更有韧性!

  (五)注重协调发展,以精细之功绘就城乡新图景

  加快提升城市品质。高标准推进运河新城、高铁新城、天鹅湖商务区等重点片区建设,积极争取省市重点项目落户。全力推动心湖公园开工建设,加快蜀山工人文化宫等公服配套项目进度,加紧推进运河新城北部区域规划建设;实体化运行高铁西站建管办,深入推进站城一体开发;着力推进天鹅湖商务区提质提品,切实保障红四方等重点地块开发建设;持续深化“科创+城市更新”,加快实施中国科大科技园、科学岛科创走廊等项目。扎实推进城中村改造攻坚,统筹实施健康管网专项行动。新改建市政道路20条,新增提升绿化30万平方米。聚焦市政设施、市场秩序等重点领域,建立“常态化管理+集中整治”模式,扎实抓好背街小巷治理和垃圾分类处置。加强摊点规范管理,推动夜间经济良性有序发展,保留“烟火气”,提升“文明度”。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严守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谋划实施小庙镇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确保粮食稳产丰产。树立招商理念,加强农业龙头企业招引,用活产业思维,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做强产地初加工、基地精深加工,深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抓好“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繁荣乡村文化,推进移风易俗。

  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巩固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效,持续整治突出生态环保问题。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深化建筑扬尘、烟花爆竹、餐饮油烟等长效整治。动态清零城乡黑臭水体,确保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稳定达标。稳妥推进“碳达峰”行动,健全排污权、水权等环境要素交易机制,全力支持零碳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推进重点产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引导企业有序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力争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2%。

  各位代表,大城大乡是蜀山区的基本区情和天然优势,我们将坚定不移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推进公服设施“硬联通”,促进生产要素“软链接”,让蜀山高质量发展的模式更多元、空间更广阔!

  (六)推进文旅融合,以文化之魂擦亮旅游新名片

  繁荣文化事业。实施文化场景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天鹅湖文化创意示范区建设,围绕安徽博物馆、合肥图书馆、美术馆等载体谋划多元文化体验项目,积极打造文化新地标;加强运河文化、三国文化等挖掘阐释,打响合肥之源文旅IP。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积极办好传统文化活动,创新发展徽帮裁缝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蜀山春晓”等原创特色文化品牌,推出更多展示蜀山新形象的文化精品。实施文化惠民提升工程,健全文化服务体系,提档升级公共文化设施,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做强文化产业。用好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国字号”文化品牌,加大文旅企业招引力度,“点对点”服务临规企业,加快建设数智文化产业园,力争规上文化企业突破百家、营收达到百亿。加强文化产业趋势研究,依托安徽出版集团、乐堂动漫等一批龙头文化企业,推动动漫、出版、平台、演艺、创意设计5大产业集群发展。围绕“白天有景点、夜游有亮点、市集有卖点”,着力开发一批彰显蜀山特色的互动体验式文化消费新热点。

  聚力文旅兴业。积极促进“文旅+”“+文旅”跨界融合,着力培育新场景、新业态,全力打造全省文化中心示范区和全省文旅枢纽城市重要节点。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化、差异化打造特色文旅项目,串珠成链开发精品线路,加快构建全域文旅发展新格局。依托老乡农场+祥源农场+月亮岛片区,大力发展江淮味的和美乡村游。围绕“中国环境谷”、“科大硅谷”蜀山园等载体,大力发展科技范的科普研学游。聚焦天鹅湖、三里庵和黄怀交口等商圈,大力发展烟火气的特色街区游。

  各位代表,文旅融合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新方向、拉动旅游消费的新引擎,我们将坚定不移抓实文旅融合行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蜀山高质量发展的标识更鲜明、内涵更丰富。

  (七)厚植为民情怀,以恒久之力提升民生新福祉

  真听实访呼应民生期盼。推深做实“民声呼应”工作体系,认真倾听、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做好低收入群体、零就业家庭精准帮扶,深化“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抓好就业驿站建设,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服务。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8所,着力消除热点区域学校大班额现象。高效推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两区同创”,加大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力度,全力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聚焦“一老一小一孕”提升全周期健康服务,创新基层治理和健康管理“双网格”互融互促,积极创建医养结合和基层中医药工作两个“全国示范区”。

  真抓实干办好民生实事。聚焦民生关切领域,突出群众有感的关键小事,高质高效办好民生实事。完善“市场+保障”住房体系,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统筹推进3个棚户区和1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持续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统筹推进菜市场提档升级。加快建设社区智慧健身驿站,持续办好一系列群众性体育赛事,引导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实施物业整治提升行动,积极探索小区物业管理新机制,不断增强群众家门口的幸福感、满意度。

  真心实意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用心用情调处化解群众身边的“揪心事”“操心事”“烦心事”。健全根治欠薪长效机制,全力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加大房地产、金融等领域风险排查化解力度,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加强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升级拓展城市运行中心功能,抓好极端天气、洪涝干旱、地质灾害等监测预警和调度应对。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位代表,民之所盼就是政之所向,我们将坚定不移把“人民”二字镌刻心中,牢牢站稳人民立场,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让蜀山高质量发展更加公平、更见成色!

  (八)加强自身建设,以严实之风展现政府新形象

  坚持忠诚为政。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健全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完善“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始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把“两个确立”“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不折不扣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省市、区委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真正把讲政治融入政府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见成效。

  坚持依法行政。把依法行政作为基本准则,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等决策程序,持续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强化府院联动、府检联动,深入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动,打造诚信政府。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改革稳定的能力,切实以高水平法治促进高效能治理。

  坚持务实勤政。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增强履职尽责真本领,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树牢“今晚再晚也是早,明早再早也是晚”的工作理念,主动作为、紧抓快办、靠前服务,完善清单化闭环式推进机制,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高水平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大力弘扬斗争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拉高标杆、开拓进取,打破思维定势,摆脱路径依赖,不断推出首创性、差异性改革举措,以工作新打法推动发展新突破。

  坚持为民施政。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我们将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群众诉求为靶向、以群众需求为目标、以群众满意为标尺,用心用情抓好“衣食住行”的基本民生,满足“安居乐业”的热点民生,兜牢“安危冷暖”的底线民生,努力使政府各项决策和政策更加符合民心民意,用政府的“辛勤汗水”换取群众的“幸福笑容”。

  坚持廉洁从政。坚决扛牢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廉政风险防控,把制度篱笆扎得更紧更密,牢牢守住拒腐防变底线。强化财政资金全过程监管,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增效,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各位代表,方向已定、路径已明,贵在落实、重在执行。我们将以“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对标一流争先进,凝心聚力抓落实,以行动诠释责任,用成效彰显担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市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拉高标杆、奋勇争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合肥篇章贡献蜀山力量!

  名 词 解 释

  1. 蜀心办:蜀山区倾力打造的为企服务线上平台,以“企聚蜀山、舒心办事”为宗旨,集政策服务、诉求办理、政企约见、金融超市、法律服务等功能为一体,企业可以通过“皖事通”APP和蜀山区政府网站登录使用。

  2. “1+7”经济专班: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专班下设综合协调、财税金融、工业经济、建筑业经济、农业经济、商贸业经济、服务业经济7个工作组,分行业监测分析全区经济运行情况。

  3. 标准地:在完成相关区域评估及土地征收、“三通一平”(水通、电通、路通,场地平整)等前期工作,符合“净地”要求的基础上,明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用地容积率等控制性指标,并实施全程监管的可出让的国有工业用地。

  4. AEO:英文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的缩写,即“经认证的经营者”,是海关给企业的高信用认证。

  5. “1+2+N”产业体系:1个支柱产业—即现代服务业,2个主导产业—即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软件信息与人工智能,N个先导产业—主要方向是生命健康、低空经济、下一代人工智能等。

  6. 一利五率:国资委提出的国有企业考核指标,包含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营业现金比率、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主要用于衡量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

  7. 零基预算改革:指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以所有预算支出为零作为出发点,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

  8. 三品一特:食品、药品、重点工业产品、特种设备。

  9. “两新”政策:指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10. “四上”企业:统计工作中达到一定规模、资质或限额的法人单位的总称,具体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11. 两心一谷: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和科大硅谷。

  12. 耐心资本:不以追求短期收益为首要目标,而更重视长期回报的项目或投资活动,是对资本回报有较长期限展望且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的资本。

  13. 两业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

  14. 五外联动: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联动发展。

  15. 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指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发挥示范村的引领作用,深化推进环境提升、产业发展、服务优享、文化传承和村庄治理,推动实现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系统性、迭代性工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161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