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促进人口集聚。实施人口导入战略,加快建设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聚力释放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积极培育数字软件、呼叫中心、服务外包等楼宇经济,带动扩大人口流入。建强劳务基地,加强劳务合作,新增外来务工人员2000人以上。放大教育红利,吸引周边人口来海落户,鼓励职校高校毕业生留海就业。用好用足生活津贴、购房补贴、创业奖励等引才政策,多措并举“筑巢引凤”,积极推动学子回归。构建多层次住房供给模式,推动将存量商品房作为政策性保障房用于满足新市民、新青年、农民工等群体住房需求。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引入高品质亲子娱乐、文化休闲等服务业态,聚拢城市烟火气。落实生育配套支持政策,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五、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全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
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高水平打造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高效发展现代农业。抓牢粮食安全,坚守耕地红线,实施占补平衡1000亩、耕作层剥离再利用500亩,新建高标准农田3.6万亩,稳步提高综合产能。加强生猪产能调控,稳定蔬菜播种面积,确保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建强区域农业服务中心,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创建全国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积极打造“5+N”农业全产业链集群,新开工重大农业项目32个,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全力创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完善冷链物流配套,布局预制菜产业,推动更多农产品进入盒马等大型商超供应链、采购链。加快建成粮食储备库,争创国家粮食物流产业园。
全面建设和美乡村。加快推进“区域示范、全域整治”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国家级标准化试点改革,总结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开展村庄清洁攻坚,加大公共空间治理力度,新建改造农村户厕1万座,新增分散式农户生活污水处理设施6000户,建成一批“美丽庭院”。试点开展全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提升村庄保洁市场化、机械化、一体化运作水平。强化农业废弃物源头减量、收集利用,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均达95%。注重点面结合,高质量打造一批示范村、示范带,新增省特色田园乡村3个、绿美村庄3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镇村13个。推动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优功能、强管护,规范农村建房,开展“三师下乡”行动,助力提升镇村形象。
致力推动农民增收。持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省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5家、示范合作社2家。创新联农带农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建立租赁联结、股份联结、订单联结模式,带动中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致富。充分发挥农业园区、产业化联合体等吸附作用,吸引青年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带动更多农民就地就业创业。积极培育“新农人”,新增高素质农民2000人、新型职业农民100人。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探索物业租赁、“飞地”经济、资产盘活等多种发展路径,不断提高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和村民分红收益。
六、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擦亮美丽海安生态底色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争创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持续攻坚污染防治。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强化精准溯源管控,加强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确保PM2.5平均浓度和优良天数比例“一降一升”。统筹推进北凌河、栟茶河等重点流域片区综合治理,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汛前完成农田退水循环改造2.8万亩,确保市考以上断面水质优III比例100%。抓好关闭搬迁企业遗留地块土壤污染调查和整治修复。推动排污单位自动监测设施安装联网全覆盖,借力高科技手段精准执法,及时应对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注重标本兼治,健全完善突出环境问题整改长效机制,举一反三化解各类环境信访问题。
切实筑牢生态基底。强化“三线一单”刚性约束,加强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拓展环境容量。全面完成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5座,新建污水管网45公里,检修排水管网200公里,不断提升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水平。接续实施畅流活水工程,新建重点流域闸控29座,打造生态河道100公里。切实发挥公共印染中心、金属表面处理中心等“绿岛”项目效益,有效促进集约建设、共享治污。完成森林抚育6000亩、改造修复3800亩,不断提高碳汇能力。
聚力推动绿色转型。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稳步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系统推广节能环保技术、清洁生产装备综合应用,完成节能降碳技改项目10个,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4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15家。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支持天楹集团巩固扩大重力储能、飞灰等离子处置业务版图。开发利用光伏、地热、生物质能等绿电资源,加快中车储能电站建设,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27%。探索EOD开发模式,用好“环保贷”“环保担”等绿色金融工具,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绿色循环产业发展。提升紫石固废处置中心、亚太绿源铝灰处置项目运营质效,强化固废危废集中监管、综合利用,打造“无废城市”。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理念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七、坚持保障改善民生,全力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
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社会保障更加精准完善、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持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就业促进和服务体系,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就业、再就业1万人以上,打造全省高质量就业先行区。推动社保扩面提质,新增城乡居保转企保5000人。加强长期照护险监管,确保待遇发放精准到位。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升医保基金管理质效。实施社区适老化改造,优化整合公办养老资源,推行“公建民营”模式,扩大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积极发展银发经济,培育壮大康养产业,开展护理技能培训,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深入推进托幼一体化,扩大普惠托育规模,新增普惠性托育机构3家,托位数达4500个。健全完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统筹抓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残疾人福利保障等工作,合力打造“志愿之城”“慈善之城”,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