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16日)

  强化要素资源硬保障。做好土地保障,推进“标准地”供应,推行“用地清单制”,试行工业用地“带方案”出让。做好资金保障,持续开展十行千亿万企融资专项行动,力争新增贷款420亿元、新型政银担业务规模70亿元。做好服务保障,坚持“周日项目要素会商协同办”机制,常态化开展“周六政企面对面解难题”活动,落实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制度,实行企业诉求一口收办、集中分办、双向交办,对“不能办”事项提级办理,帮助企业找政策、找市场、找订单、找人才、找员工、找资金,做好产销、银企、校企对接。

  (五)突出抓好科创驱动发展行动。全面推进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和教育链、人才链有机衔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锻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加速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规上重点制造业企业“两清零”行动,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000家。建强科技创新载体,培育省企业研发中心10家,争取建设安徽省现代中医药产业创新中心,积极申报安徽省中药微生物合成产业创新研究院,招引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亳州高新区、谯城经开区建设省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用好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亳州分中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80件。

  大力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快技工强市建设,提升中职学校办学层次,建成投用市职教园区,支持亳州幼师、安徽中药科技学校、蒙城建筑工业学校建设高职专业学校,亳州工业学校、亳州新能源学校等6所学校设置高职中专分校。深化校企合作、双元育人,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开展“订单班”“定向班”培养,新增高技能人才4600人,在亳院校毕业生留亳率50%以上。支持市内高校、科研机构、头部企业加强合作,推动高校院所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在亳设立分支机构。支持亳州学院建设高峰培育学科,加强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建成投用中医药学院。支持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省级“双高计划”学校,打造省级中药学高水平专业群。

  提速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组织“人才亳州行”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亳揽英才 智汇药都”招才引智高校行,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500人,新建博士后工作站3家。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开展飞地用才、柔性引才,完善与沪苏浙人才双向挂职机制。落实招才引智政策,做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六)突出抓好改革开放深化行动。坚持改革不停步、开放不止步,努力在深化改革中厚植优势,在扩大开放中实现共赢。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地方机构改革任务落实。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聚焦为民服务,做好“一件事”“一张卡”,推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助保贷”,加强“满薪满益”服务平台应用。聚焦助企发展,推深做实拿地即开工、承诺即办证、预验即试产等改革举措,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城市建设。深化财政金融领域改革,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开展“亩均论英雄”改革金融服务试点,力争省级产业母基金在亳设立运营子基金30亿元,实现直接融资200亿元。加大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力度。

  统筹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深层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招引沪苏浙地区亿元以上项目150个、总投资600亿元,建成上海市东方美谷亳州产业园一期项目,引进高品质教育、医疗等资源,与长三角地区高校院所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0个,拓展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场景。加大中药材出口企业培育,开展重点外贸企业分级包保服务,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30家以上。支持企业建设、租赁海外仓,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30%以上。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积极申建国家中药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建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亳州联动创新区、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保税物流中心(B型),办好药博会,举办中国(亳州)—RCEP中医药行业合作会议,争取RCEP中医药行业合作理事会落户亳州。强化与境外商协会和投资促进机构对接,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以上。深化国际友城交流合作。

  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键申报”,坚持“最多上一次网”“免申即享”等做法,建设无证明城市,实施数据惠民应用场景2个以上。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深入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坚决整治“新官不理旧账”“说话不算数”。打造利企惠企的市场环境,继续推进“轻违免罚”、柔性执法,提升一线执法人员执法水平,迭代升级“码上监督”平台,建立营商环境监督员、监测点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七)全力提升文化创新指数。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延续历史文脉,讲好亳州故事,建设文化旅游强市。

  扩大文化名城影响力。实施老庄文化、曹魏文化、中医药文化、白酒文化内涵挖掘活化提升工程,唱响“天下道源、曹操故里、世界药都、华夏酒城、养生亳州”城市品牌。坚持保用并举、以用促保,编制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优化沿涡河两岸文旅资源开发规划,更新保护亳州北关历史街区、涡阳新华街、蒙城北大街3个国家、省级街区。精心保护古镇古村,提升谯城区城父镇、涡阳县义门镇等省级名镇设施。系统挖掘曹操历史文化节点,保护修缮146处历史建筑,做好白求恩医院等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工作。开展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历史地段普查认定和保护传承,完善各类保护对象名录。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增强文旅产业吸引力。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高地、中医药康养旅游首选高地、田园乡村旅游休闲高地,接待游客3900万人次,旅游收入315亿元。打造亳旅品牌,提升华佗百草园、曹操地下运兵道、花戏楼等核心景区,推出天下道源道家文化之旅、圣贤故里曹魏文化之旅、美丽亳州生态休闲之旅3条线路,新创3A级景区2处、4A级景区1处,争创5A级景区。持续开展文化旅游年活动,办好每月一场文化旅游、体育赛事活动,打造“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亳州美食品牌。提升田园乡村旅游品质,打造旅游线路5条,建设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发展精品民宿4家。加强文旅营销推广,发展短视频、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借助网红流量宣传亳州、推介亳州,吸引更多游客走进亳州、品味亳州。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025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