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坚持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我们将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高起点完善规划布局。强化规划引领作用,统筹推进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开发,加强对公共空间、重要节点、重要区域的设计引导,塑造客家特色鲜明的城市风貌,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城市空间。按照“城乡统筹、节约集约、供需平衡”原则,推进县乡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工作,通过“一张图”建立县乡村三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局部优化城镇开发边界,利用核定增量保障温泉新区及产业园区的发展建设,持续完善温泉新区及产业园区的功能配套,合理确定各地块功能性质,推进温泉新区及产城融合发展建设。
高标准提升功能品质。健全完善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持续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十大行动,推进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及绿色建筑建设,确保建成区海绵城市面积比例全面达标,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力度,新建保障性住房238套,改造提升背街小巷4条以上,稳妥做好棚改安置后续工作。全面开展市政设施专项排查维护行动,确保主干道亮灯率96%以上,次干道亮灯率90%以上。提升改造污水管网延伸工程,改建污水主管3500米。加快智慧停车系统建设,对2800个社会公共停车位进行升级改造。持续推进温泉新区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管网改造提升,逐步完善新区功能。加快建设天然气长输管接收调压输配门站、县图书馆新馆等公共服务配套项目。
高效率强化城市管理。以文明城创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卫生城、森林城、双拥模范城创建,实施全时段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区网格化管理水平。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常态化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充分发挥“五勤联动”工作机制效能,加大公共秩序和交通秩序管理力度。深入开展全域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继续推行“街长制+门前五包+环卫市场化作业”常态化机制,全面深化“六个一”“四级评比”和考核奖惩长效化管理,持续巩固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扎实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全面完成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推动大件垃圾、建筑垃圾、余土消纳等厂站建设,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处理终端。
(五)坚持深化改革、强化创新,持续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我们将持续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更加注重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依托“赣服通”“政务晓屋”,全面提升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跨省通办、线上帮代办等工作质效,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推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建设和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改革,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提高权益类生态资产直接融资比重,以保险创新撬动林下经济全产业链发展,激发林农种植黄精、竹笋、茶叶的积极性。
激活科技创新引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支出占GDP比重达1.7%以上。实施科技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8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45%。做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力争新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5家以上,营业收入达10亿元。支持企业与南昌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推动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用好“营在铜鼓”小程序,紧盯经营主体反映的难点、痛点、堵点,加大政策供给和服务力度,全力打造“网格化、数智化、规范化”服务经营主体新模式,持续提升市场感知度。深入实施政企圆桌会议、县领导挂点等制度,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行动,持续抓好中央、省、市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的落实,密切跟进新出台政策,进一步完善帮扶举措、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全年为企业减负3亿元以上。
(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我们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开展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升攻坚行动,深入推进新的“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确保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地表水水质综合指数等继续保持全省前列。扎实做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全力迎接2024年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严格落实矿山“督察长”制,全力打好矿山生态环境整治攻坚战。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推进跨县区协作共治和跨境河流联防联控,全力创建全国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县。持续开展林长制“抓示范、促提升”活动,稳步推进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积极稳妥落实双碳工作。健全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争创“碳中和先行区”。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加快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加快形成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有序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严格落实能耗“双控”要求,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强化“两高一低”项目源头管控。引导绿色低碳消费,鼓励绿色出行,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持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加快完善绿色核算体系,推动GEP核算方式优化升级和成果运用,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生态环境导向(EOD)开发项目,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林业碳汇交易,积极探索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和森林康养产业。